退婚
郦婵君在书摊前再次跌入话本子的时候,相里松隐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话本的作者又是卢亭。
但李和说写话本不过是他的自娱自乐,还没有找书商出版过。
这就奇怪了。
李和身上一定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说出来。
相里松第一次进话本子是事急从权,第二次他就不能再掉以轻心,因此只挤出一缕元神,剩下的元神在自己身体中,虽然反应迟钝些,但李和要是做出什么事情,他也能应付得过来。
可事情往往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这一缕元神进了话本子,自然不如上次的一半元神。
唯一值得欣慰的事,这次相里松的壳子不再是鲛人,他的壳子是有双腿的。
壳子不照镜子,相里松不知道他的面容,只听村民招呼他为“小李”。
本就心里犯嘀咕,结果“小李”救了一条鲛人回来。
还跟鲛人自我介绍,说小李单名一个和字。
相里松不由惊讶,李和居然把他自己写进了话本里。
可他什么也做不了,这个壳子有自己的意识,相里松的元神算是暂时寄存在他身上,做一个旁观者。
冥冥之中,相里松和郦婵君的境遇相同,师徒俩就藏在李和同卢亭之中,企盼着能找到对方。
卢亭的珍珠色泽极好,让李和换了不少钱。不过李和没有舍得都换,还留了许多。
他默默将一粒粒圆润饱满的珍珠攥在掌心里。
这比他父亲留下来的珍珠好多了。
李和的父亲是渔民,也是采珠工,往往从礁石险滩之中寻找极品珍珠,上供给官老爷,挣一些银钱,勉强度日。
多年来,李父存的珍珠也不少,他宝贝似的藏好,给他的儿子预备以后的聘礼。
李和从小是说了一门亲事的,是镇上的一户商人家。据李父说,这商人老爷年轻时坐船谈生意,差点死在风浪当中,是李父救了他,从此说下了亲事。
李父便满心欢喜地给儿子攒珍珠,还叫他读书,以后有个功名不至于被丈人家看不起。
可惜李父命薄,在一次下水采珠中没了性命,家里没了经济来源,李母便接一些缝补浆洗的活计来做,也只够娘俩温饱。
李母身体本就不好,点灯熬油就把身子熬得更坏了。
李父死后没多久,李母便在那年的冬天也跟着去了。
那年李和十岁。
父母丧事都是村里人帮着办的,大家可怜他年幼失了双亲,便自发照顾他。李和身子随了母亲,自小是体弱多病,下水打渔往往是鱼没打上几条,他就先得了风寒,故而村里人就让他安心读书,一家一口饭喂着,好歹把他养到了这么大。
他的亲事村里人自然也都知道,眼看时间已到,便催着他早日去那边提亲,成了亲,再考功名,那边也会给他出路费盘缠。
但李和的珍珠在临去前一晚丢失,大家就出来帮他找。
这才让李和遇见了卢亭。
思及此处,李和自嘲地笑笑,他手中的珍珠那样漂亮,是他爹留下的珍珠远远比不上的。
辛苦一辈子,甚至送了命,得来的珍珠比不上鲛人随便哭一哭化成的。
李和深深叹了口气,想起那个跟他说定了亲事的人家——崔府。
李和下定决心,揣着珍珠去了崔府。
*
卢亭一直乖乖待在水缸里。
鲛人恢复得很快,她背上的伤已经连伤疤都淡去了。
只是水缸终究比不上深水,卢亭又穿着湿透的衣服,这种感觉让她极其不爽快。
不过李和不在,卢亭便偷偷脱下来,预备等他回来时再迅速穿上。
衣物去除,卢亭感到久违的畅快。
她将整个上半身都没在水缸之中,享受难得的静谧。
门外却有不速之客来打扰她的清净。
卢亭听着是几个男人的声音——
“哎,这小李家落了锁,是出去了?”
“那肯定啊!你居然还不知道?他找到那些珍珠了,估计要去提亲了,这下就成了人家的乘龙快婿,一步登天喽!”
“那他就不回来了?”
“回来估计是得回来,但也住不了几天了,我听说崔家可是有钱得很,崔家的姑娘住惯了金银窝,哪里肯住咱们这穷地方,再说崔老爷能忍心让他宝贝闺女受苦?那定是让小李住到他们那里去啊。”
“唉,要不说人这命啊,真是难说。”
卢亭默默听着,她不懂什么“乘龙快婿”,只听懂李和在这里住不长久了,那她怎么办?
卢亭猛然起身,清水泼洒出去不少。
外头的男人似乎听见了里面的声音。
“哎,你听见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