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
色,低下头躲开皇上调侃的目光,镇定地道:“这条理由只能驳斥内阁一次,您若是不听臣的第二策,要如何应对内阁接下来的劝阻呢?”
皇上也知道姚栩说得在理,却还是带着点不服气,问道:“姚卿莫非还能预知内阁众卿会如何劝说朕?”
“臣自然不知。”她深深吸气,缓缓抬起头,“但是,万一臣真的能猜到呢?”
口气可真不小。薛放觉得自己又一次戳穿了姚栩的伪装,恭谨外表之下的姚栩其实自信又骄傲。
他换了个端正的姿势坐好,出其不意地问道:“朕欲撤销经筵讲读,盖因经筵讲读官照本宣科,对朕修习儒家经义全无帮助,反而白白浪费朕的时间。姚大学士,您意下如何?”
好个姚大学士。皇上这是要试试她的话是真是假了。
月仙不慌不忙地答道:“皇上,四书五经乃儒家经义之大成,天下万民皆应习之。天子于经筵聆听讲读,既能修身养性,又为百姓表率。如此方能使大彰子民深谙四书五经之重要,从而刻苦修习之。臣伏请皇上为国之将来计,切勿废止经筵之制。”
还别说,这一套说辞,确实是姚疏能讲得出来的。
皇上也不甘示弱,又道:“大学士说此举可为万民表率,朕却不敢苟同。朕听闻,在我大彰不少州府,百姓只知当地权臣,而不知天子。既如此,朕于文华殿举行再多次经筵又有何用处?”
他提起此事就来气,板了脸道:“倒不如朕直接下旨,令知州知府们也效仿宫中举办经筵,这样说不定还能让百姓们也通晓经义!”
再看姚栩,他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开始笑眯眯地瞧着自己,薛放终于后知后觉,“难道这就是姚卿的第二策?”
月仙点头笑道:“是,不过依臣所想,或可由各地提学官统领此事。在文会中请德高望重之辈讲读四书五经,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她犹豫地停顿一瞬,斗胆劝道:“皇上,臣其实并不赞成您废除经筵。若论实用,日讲自然胜过经筵千万般。只是,经筵虽然礼仪繁复,却能彰显您对于朝臣们的礼重。”
经筵也好,日讲也罢,说到底,都是文官们将自己的信念理想传达给天子的途径。经筵象征着君对臣的尊重,日讲承载着臣对君潜移默化的影响,皇上要取消经筵,势必会令内阁众臣黯然失望。
薛放不解,“姚卿若是并不赞成,为何又帮朕出谋划策?事已至此,朕不知是否还能有幸听到第三策。”
月仙跪在地上,攥着衣袍的手指节泛白,“皇上恕罪,臣之第三策,乃是要您向内阁让步。”
他装模作样地用三条计策吊自己胃口,说到最后还是要自己向内阁服软?
薛放气得一个箭步迈到姚栩跟前,怒不可遏地指着面前的人,“姚栩!你敢戏弄朕?!”
“臣不敢。”她声音颤抖,“若臣助您废除经筵,必致君臣生隙。故而臣在最初献策之时,便言明此计之目的不在于废除经筵讲读,而在于让经筵同日讲一样能让您学有所获。为人臣者,无不渴望得到人君的礼重,但礼义廉耻让他们无法直接开口向您索求尊重。您和内阁各退一步,此事才能圆满解决。”
“您一上来就要废止经筵讲读,内阁必然阻拦。但您若是接下来稍作让步,继续保留经筵时的种种礼仪流程,依然尊各位讲官为先生,只是要讲官们如日讲一般同您探讨、为您解惑,让经筵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礼仪,内阁自然也会松口。”
月仙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跪到什么时候,皇上沉默不语比疾言厉色更让人惧怕。
皇上背过身去,声音冷得像深秋的寒霜,“这番话是姚疏教你说的?”
“皇上英明。”月仙心下一阵后怕,当日她下值后同祖父谈及此事,若不是祖父指点,她也跟皇上一样,觉得经筵只是大张旗鼓地做戏自娱。皇上以为自己身负天命,臣子们便会心甘情愿地辅佐,殊不知这世间亦有臣子奢望他的理解和尊重。
祖父便是如此。
月仙扪心自问,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亦向往皇上的礼待。
她原本的第三策,是要从讲读官和日讲官的遴选入手,让皇上亲自选择帝师人选,削弱内阁在遴选中的权力。
听过祖父一席话,她才发觉,皇上对阁臣们虽然有敬重,却并不信任,今上沿用票拟便是最好的证明。若是再帮助皇上于经筵讲读一事与内阁夺权,一旦皇上成功压制内阁,儒臣们便再难去约束圣上的言行举止了。
皇上过了很久才叫她平身,月仙双膝酸痛,只得以手掌撑地借力。踉跄着站起身来,她突然又生出一股悲壮的勇气,“皇上,您天资明睿,但江山社稷须得君臣协力共治。文官把笔安天下,武将提戈定太平。君臣之间若不相知,如何共守江山?君臣相遇,自古为难,惟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皇上沉着脸,不为所动,只颔首道:“卿且去吧,容朕再想想。”
月仙浑身的力气都被这轻飘飘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