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十三)
嘉和十六年迎春,天骤晴,帝将葬于杳陵,各皇室宗亲以及百官们聚集在昭德殿内商讨大行选吉之事。
钦天监监正刘旭一脸凝重,他低着头,双手朝北霁王呈上了一封《观天疏》,随后便退至一旁,沉默不语。
北霁王接过折子,打开一看,骤然变了脸色,他双目怒视,死死捏住折子,似乎想要将其撕成齑粉。
原因无它,只因这封《观天疏》上,开头第一句便是:天异,大吕不可大行。
若是皇帝迟迟不下葬,最后让他那小侄子拿着储君册回来了,这岂不都是为他人做嫁衣,一切成了白费?
但此时此刻,他不可能违反天意,这是大忌,现下便只有一个法子。
尽快找到世子,将其杀了,以绝后患。
北霁王离开后,这场选吉之事,在众人沉默中就此作罢。
事后,秦监判见四下无人之时,走到魏正良身旁,悄悄说道:“下官终不负阁老所托,陛下大行之事要推迟到明年了。”
今日迎春,还有七日便是年关。
当初魏正良正是让他利用职务之便,篡改观象台的《录天簿》。
这《录天簿》原本是要每日呈给监正看的,是刘监正撰写《观天疏》的主要依据。
魏正良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肩膀,说:“若是事成,定然不会亏待秦大人。”
秦监判笑着摇摇头,双手作揖,坦言道:“下官自身已然是这一辈子都要待在钦天监,仕途无望,光宗耀祖之愿,只寄托在子孙身上,说起来也不怕阁老笑话,家中犬子无能,科考三年未曾中过举,魏阁老出身翰林,又曾多次协同礼部孙大人共同主持科考,所以还望阁老能暗中提点提点小儿,让他以后有个好出路,您看如何?”
魏正良捋着胡须思索了一番,婉言道:“依我朝律法,钦天监承世袭之制,子孙世业,何故科举,秦大人不妨另外再考虑考虑。”
秦监判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面露为难,又道:“阁老所言甚是,但下官膝下有两子,长子一心扑在科考上,于此无意,下官将命次子承之。”
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魏正良显然也不好一口回绝,若是他将此事泄露给北霁王,反咬自己一口,那这盘局将输得一败涂地,但若就此答应他,又岂非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正当他犹豫之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在他身旁耳语了几句。
秦监判听不见那小太监在说什么,但是他余光中似乎撇见魏阁老直直地盯着自己,那目光似乎有些怪异。
小太监走后,魏正良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这次他眼中没有一丝犹豫,上前拍了拍秦监判的肩膀,力度似乎比方才要大许多,缓缓在他耳边说了一句:“锦衣卫前指挥使赵尤来信,再过五日,沈焕统领的二十万西北军将至京郊城外。”
秦监判心一惊,没想到这么快,顿时脑子一热,脱口便是一句:“可有胜算?”
话刚落音,他就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如今问这话不是徒徒让魏阁老觉得自己有二心?
当然,他确实是有二心,若是魏阁老等人败了,他一定会找机会脱身。
方才那番话便是试探,若是魏阁老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么说明自己在他们心中尚有可利用价值。
但很明显,魏阁老方才迟疑了,且一言一语间都是回绝之意。
魏正良见他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嘴角勾起,不紧不慢地嘱咐他:“秦大人,可要好生照顾世子啊。”说完,便笑着大步离去。
这一句话如同平地惊雷,震得秦监判有些耳鸣,整个人当即就愣在原地,眼睛瞪得似铜铃般,心里疑惑,但更多的是一阵后怕。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何故要我照顾世子?
想至此处,他隐隐觉得脊背发凉,等他回过神,想要追上去问清楚,却已然不见魏阁老身影。
此时的他慌乱无比,自己从未见过世子,但魏阁老这话,显然不可能有假,他靠着柱子缓缓坐了下来,细细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
难不成还是我藏了世子?
对了!藏!
婉儿!
他眼眸一闪,当即就起身准备回府。
婉儿曾多次同那世子玩在一起,当时他想着若是两个孩子相处久了,日后攀上一门亲事也不是不可以,尽管端南王府早已没落,但是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婉儿若是嫁进去,于秦府而言,也有个好名声。
王爷派了那么多人都没找到世子,人竟然藏在自己府上,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难怪方才魏阁老突然态度强硬,原来是笃定了自己不会叛变。
若是此时将世子交出去,王爷绝不会放过自己,而王爷若是败了,魏阁老同沈焕他们亦不会放过自己。
所以,他现在只能毫无二心地站在他们那一边,一起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