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
刘瑞觉得这半年过得实在是太刺激了, 以至于他从宣室殿回来后一直处于贤者时间。 当然,感到刺激的不仅有刘瑞,还有晁错。 天地可鉴,他只是为了给公子瑞交差才把燕王一系扯下水, 哪知道皇帝派人去查时居然牵扯出惊天大案。 而且在藩王共审燕太子时, 楚太子居然横插一脚, 控诉其父罔顾人伦, 恶心不下刘定国,然后一头撞死在刘氏宗亲前, 以死谏的方式把楚王刘戊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晁错:好家伙, 他直接好家伙。 燕太子刘定国和楚王刘戊:听我说谢谢你, 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不过他们震惊归震惊, 烂摊子还是要收的。 楚太子的死谏犹如一道惊雷, 让刘启在欣喜之余又有头疼。 喜的是有现成的借口国除, 忧的是在燕楚两地的卧龙凤雏不断挑战人的下限后, 天家的面子就已经收不回来了,所以比起掩耳盗铃,还是想着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吧! 西汉时的楚国虽不像鼎盛时那样包括南方与大半个中部地区,比同时期的秦晋齐三国之和还大, 但是在汉朝的一通删删减减后,楚国的领地仅剩两郡。虽然跟燕国的五郡相比没啥冲击力,但是人家和吴国一样, 靠海吃海,旁边还有个冤大头隔三岔五地收买上下。 平心而论, 刘戊在楚国的统治不能算是勤政爱民, 但也称得上功过相抵。 如果不是刘戊作死地大兴土木, 想白嫖楚国人民的劳动力,估计关中这边还得想想如何平息楚人的不满。 这下好了,楚王刘戊自己作死,楚太子死谏的消息传至楚国后,丞相张尚和太傅越夷吾还没来及的进宫劝说楚王自首,被迫去修大宫殿的黔首们先反了。 楚王刘戊见状,拿着虎符就要镇压□□的百姓,结果给了张尚可乘之机,被后者一番花言巧语后将虎符交予张尚等人,结果喜提押送大礼包。 面对这种混乱的情形,楚王宫的郎官卫尉们也是陷入“跟虎符还是跟楚王”的纠结中。好在此时太傅出面,陈述楚太子死谏,藩王聚京公审楚王的利害,表示他们虽未获得关中的许可,但是楚王做出如此行径已是天理不容。想必关中知道此事,也只是在言语上斥责几句,不会真的降下惩罚。反之他们要是啥都不做,不仅对关中那儿没啥交代,并且在民间的风评也会臭不可闻。 越夷吾不愧是当太傅的,仅凭三言两语就将郎官卫尉们的质疑全部打消,加上刘戊那荤素不忌的取向与不做人的行径,那些还会犹豫的郎官卫尉们很快就毫无负担地跟着反了,不仅让关中惊呼这实在是太快了,甚至让隔壁的刘濞都暴跳如雷道:“阴谋,阴谋,这一切都是关中的阴谋。” 吴王在宫殿里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楚太子死谏的事可是板上钉钉的。 有时间有地点还有无可争议的见证者。 那句“请陛下主持公道“已成刘启干涉楚国政务的最好借口。 当然,刘濞也想过出兵解救已被拿下的楚王,但是考虑道各地的藩王都在关中审理刘定国的罪行。虽然里头有不少人都与关中有仇,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去看刘定国的笑话。这也刘濞的周围除了楚王刘戊,几乎没人坐镇本国。 淮南王刘安倒是借着身体不好没有前行,可是刘安和关中一样,都是白莲花的做派。如果在这件事上响应吴王,那他在淮南修建孔庙,善待各地学者的好名声可就全毁了。 是以吴国的使者再三暗示,淮南王刘安都是一副“楚王刘戊罪有应得,我与楚王势不两立”的做派,气得刘濞破口大骂却又无可奈何。 MD,带着你们这帮虫豸怎么能对抗关中,把刘启那个王八羔子给拉下皇位。 而与刘濞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感谢大自然馈赠的刘启等人。 因为楚相张尚三除两下地搞定楚王,快马加鞭地送来楚王的认罪书与一众臣子的请罪书,所以这个元旦过得分外热闹。 先是藩王来了就别走,直接等着楚相张尚送楚王刘戊过来受审,再是三公九卿为着燕楚两国除名后由谁继任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有十二个儿子,除去继承皇位的那个,还有十一个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封王的诏书。 因为各地的富裕程度差别极大,关中与关东一代的郡县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些地区在西汉属于一线和准一线,同时也是移民大户。与之相对的便是与百越挨着江淮一代,虽然比不上天府之国的关中,但是靠着大海与跟百越的贸易勉强算作膏腴之地,也就是与巴蜀相差无几的二线生活水平。 而在所有封地里最不受欢迎的便是最北边与最南边。 北边与游牧民族激烈地交换意见,彼此从夏朝打到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