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分诊
现代社会可以提供他们衣食住行,提供这些保障生存的物资,提供医疗服务,但人需要的不只是这些,在这之上还有精神上的需求,这些他们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亲人…现在哪个人不是加班加点忙的要死,南越的特殊情况,特殊环境使得每个人的时间都被排满。 寸土寸金的房子则让空间容不下多余的人,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和老人住着,自然就要被忽略。 就算住在一起,谁又愿意和满脑子都是僵化过时的东西的,动不动就健忘的,身上带着异味的人亲近。 这也是很多时候老人会被骗,被那种社会中青年人理解不了的那种拙劣的手段给骗了的原因。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有一些发达的,有钱的,有人文关怀的社区,会组织志愿者,找一些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定期对于独居的年龄大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这当然是非常好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在那种比较好的小区,比如这里,下城区,连个物业都没有的破烂小区,这个小区里也有着老人,他们与其他老人没什么不同,也是人,也需要这般服务。 张灵均这会儿可以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需求。 骗子抢了骗子的活。 也不算抢了骗子的活,这地方的老人大多都没什么养老金,最多一个人一个月百八十,也就只够吃的,也没有什么存款,早就掏空了,被孩子拿去买房,现在套死在那里,为国家做贡献的呢,没有骗子会盯着这里。 这就是他之前所说的改变的策略吗?有些意思,不过不可能所有人来看病的都是这般没有病的老人。 要遇见真的病人怎么办? 依然还是这么一套? 要是这样那可就耽搁病情了。 没等多想,又有几个人跑了进来看病,刚刚没人,这会儿是一个接一个,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这会儿开始上班了,刚没人是因为那是吃饭的时候,特意留的休息,等到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该上班了人就都上赶着来了,看这样子看病的人着实不少。 妃也正好继续的观察。 第2个病人是一位秃谢顶,穿着老汉衫的半老头。 看病的过程还是老样子,以那意外而得来的强大的感知能力对于病人先进行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然后通过经过设计的询问,对于身体状况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这位是有病的。 妃判断应该是虹膜炎。 对于这位张灵均就没有客气,当即便拿出自己作为医生的威严,呵斥了一下他对于病情的耽搁,对身体的不重视,然后要求他赶紧去奠边工人医院那边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病人说想要在神医这里看,这边的药副作用小一些。 张灵均就语重心长的解释:你这个病太急了,现代医学治疗要更加的擅长,我们看病,重要的是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不是选副作用小的。 你要非让我治也行,我对此当然也能治,但是我因为是刚来奠边,只是落脚,有些药没有渠道,需要等药到了,这病恐怕就耽搁了。 那边看着也是可以的,就去那就行了,用两天药就好了,眼药水能有多大的副作用,我要是有病也用那个药,自己配的中药麻烦又贵。 接着又看了两位,也都劝走,去大医院,理由当然是各有不同,但都是很合情合理,反正就是张口就来。 并非是简单粗暴的赶走。 妃敏锐的发现,张灵均对于那些病人推荐的医院,非常精准。 不是一股脑的推荐某个有名的大医院,而是根据不同的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推荐的最合适的医院。 这好像是一个某种逻辑下的,医疗体系最前端的不合法的分诊站。 南越的现代医学系统,根据能够接待的病人数量,床位数,医护人员的数量、水平,各种异常昂贵的医疗仪器的数量,不同医院有着等级上的划分,由上到下,由少到多,就好像金字塔一般。 这个医疗体系的逻辑是,大医院应付更麻烦,更为难治的发病。 小医院,一些医疗诊所则应对简单的一些基础的疾病。 想的很好,但人是不理智的。 很多人得了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都异常的恐慌,担心自己无法得到好的治疗,命不交易,都要去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的人满为患。 大医院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这样的人一多,原本理应为更严重患者服务的有限资源就会被挤占,就会发生医疗挤兑。 与此同时有的人得了病他忌医,得了病不想去医院,硬拖着,实在不行了宁愿去家门口的小诊所也不敢去大医院,担心检查出什么大毛病来,想着扛过去,幻想着扛过去就好了,这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危及生命。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就是降低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差距,大医院与小医院之间的差距,建立更多的拥有着高水准的医院,让人均的大:医院数量达到一个充盈的充足的地步。 这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但问题是医疗资源有限,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到那般。 如此就只能将本来有限的资源最合理的进行分配,这也是金字塔式的医学体系设计的一个逻辑。 数量庞大的基层的初级诊所除了治病之外,同时承担起分诊的职能。 就好像是大医院,最上面大医院的一个外部部门。 普通的病底下的医院直接救治,复杂的再转入上一级医院,如此让医疗系统更加有效,最大效率的运行。 但这也有问题。 那就是是否强制,如果强制只有确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