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花贩与更士(上)
便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茶,又拿起香酥掉渣的烧饼咬了一口,这里翻看起报纸来。 ——他自然是不看头版的,除非是有前几个那什么子告父的耸动新闻,否则,都从第二版看起,先扫一眼,看看有没有什么农业新技术的新闻,若有便细看,若无,便往后翻,最爱看的不是小说连载,就是徐侠客的专栏,又有什么新戏上映的消息也很留意,秦老汉卖花收入不低,看戏买票那几文钱还是能掏得起的。 “依伯,今早生意好呀。”也有个来歇脚的小贩和秦老汉搭腔,他是走街串巷卖炊饼的,本地的土话腔调有些生疏。秦老汉一看他的炊饼,“你这馒头做得俊俏——北方来的吧?” “哎哟,您老也是北方人?” 两个小贩立刻亲近起来了,一边说着彼此来买活军这里安家的故事,一边说着生意经,如此攀谈了一会,待到一碗茶用完了,又听城里敲钟,知道现在是早上十点多了,秦老汉便和新结交的馒头汉打声招呼,先会了账,又挎着花篮,往城南的菜市场走过去——这会儿该是那些早上上扫盲班的内眷们下课的时候了,如今城里流行两夫妻错开了来,譬如说主妇早上上课,七点上课,上到十点多,出来正好买菜做饭,中午十二点多打发孩子们吃了饭,午休一会儿她就去上班了。 而丈夫上午上班,若不包餐,那就回来吃午饭,下午上课,早些回来可以接孩子、热晚饭,再做点敲敲打打的家务活。若是大家都上午上课,下午上班,那总有一顿饭是没着落的,没孩子的倒无所谓,这一顿饭两夫妻碰头一起在小馆子里打发打发,对有孩子的人家来说,就不是太方便了。 他是有盘算的人,这时候学校里涌出来的很多都是当家的妇人,和女工比,她们买菊花的热情更高了——重阳节要到了,不管是不是正日子,菊花买回去,插过了也算是赶过了节庆,若是都不插那不像话,正日子插则太贵。因此,家境一般的,这会儿买两朵菊花回去供祖宗恰好,家境好手里撒漫的就和秦老汉问盆花的价钱。 “盆花要贵些,一百文上下,送来是花苞,还有配好的肥水,侍弄得好开个数十日都行。” 便是一百文一盆,那也是有人买的,秦老汉掏出本子登记地址,讲好了下午回去推车来送花收钱,一篮子花卖得几乎见底,只剩下两朵严整的大菊花时,他犹豫了一下,不再叫卖,而是往篮子里盖了一块白纱布,示意花已卖完,却不立刻回家,而是拐到城南官署一带,来到一处衙门前,有些怯生生地说道,“来交人头费的——” 像是秦老汉这样的人家,他们虽然住在村里,但是并不听从田师傅的安排种地,而是在自家后院种盆栽,山中移植了一些灌木来采花的,买活军并不对他们收农业税——后院不大,不过是几分地而已,这点地一般村里人都是自己种菜吃,买活军也不收税的。 不过,因为他们不能听从安排劳动,那么除了冬季以外的月份,是要收人头费的,一人一天十文,一个月便是三百,人头费一个月要交九百文去,他们缴费的凭证每个月要递交给村里,来到县里归档,也因此秦老汉并不雇人,因为多雇人固然可以多开辟花田,但因此要交的税费更多些,而且他们的收入情况就瞒不住了——正所谓财不外露,如此,他们一家三口也是忙忙碌碌早出晚归的,众人也不知道他们一个月出息究竟多少,有肉埋在饭里吃,老人心里倒觉得很踏实。 就是每个月来交人头税时,他心里是有些打鼓的,这衙门自古以来都是‘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地方,虽说来了买活军这里以后,衙门里要比原本松快了许多,秦家也和原本大大不同了,但正所谓天下老鸦一般黑,每每进来,秦老汉还是说不出的紧张。 这处衙门,是专门收各种税费的地方,小商贩都要来交人头钱的,外来的人口当然是川流不息,士兵查看了一下秦老汉的身份凭证,便点头让他进去了,秦老汉进去时屋内人倒不多,此时快到饭点,大多数人都已经办完事走远了,只有两个女吏目正在伏案誊录,还有那今早见到的馒头小贩恰好往外走,和秦老汉打了个照面——只是限于场合,没有攀谈,不过点点头罢了。 因为见到秦老汉来了,其中一人起身道,“来缴费的?身份凭证拿来。” 秦老汉忙取出一张纸,一个本子递上去,“我家三口人都种花——来交人头税——” 那人拿在手里看了看,点头放到一边,“九百文,支票带来没有,那边有水洗洗手——你卖花的,一个月营业额多少?” 按说,吏目们问什么都该如实回答,秦老汉却是立刻出了一身汗,期期艾艾地说道,“营业额?这——小老儿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那女吏目一笑,也不往下问了,眼睛往秦老汉身边的花篮看了一眼,秦老汉进来后就将花篮纱布掀开了,女吏目赞道,“这菊花倒是开得不错!” 余下便是缴费办事,买活军交钱一般最好是支票为主,不爱收现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