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197、养鱼水牛奶(二更263万营养液加更...)

197、养鱼水牛奶(二更263万营养液加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年秋稻得到了大丰收,整个冬天朱襄都在带工匠在广陵城村庄普及石磨,传授食谱,让稻米能够更好地普及。他还教农人们如何用秸秆堆肥,用糠皮喂鸡鸭。桑基鱼塘也增加了许多,鱼塘泥和秸秆堆肥两种肥料,让二月破土而出的苗苗一看就比去年长得更粗壮。因长三角气候湿热,蚯蚓比咸阳更好生长,朱襄又推广了用蚯蚓养鸡鸭和堆肥。朱襄拿出的种植技巧,都是当时人所无法想象的。先秦时,先人已经挖池塘养鲤鱼。《诗经·大雅·灵台》曰,"王在灵沼,於物鱼跃",便是描绘鱼塘的场景。不过那时养鱼只是把鱼抓到池塘里自生自灭,鱼的产量很低。鲤鱼对于贵族而言,也是珍惜食物。所以西周礼仪中赠送鲤鱼,视为特别尊敬对方。春秋末年,陶朱公范蠡摸索出更精细的养鱼方法,作《养鱼经》一卷。后经过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黄省曾和清代马国翰的《养鱼经》等发展,摸索出鱼苗培育、成鱼饲养等较为成熟的养鱼方法。汉武帝时开始湖泊养鱼,东汉时开始稻田养鱼,唐朝时为避讳不准吃鲤鱼导致民间培育出如今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养鱼地点和饲养鱼的种类也在不断扩充。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淡水鱼养殖只能靠捕捞补充育苗,所以淡水鱼产量仍旧非常低。直到新中国建立后,钟麟先生在外国专家"家鱼不可能人工繁殖成功"的断言下,花了八年时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人工繁殖的家鱼苗,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世代依赖打捞的历史。之后又经过刘筠先生等一众科学家的努力,淡水鱼才成了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朱襄虽然只是一个农学专家,但农业畜牧渔产的研究中,彼此重叠的地方很多,所以基础的养鱼方法他是知道的。比如钟鳞先生顶着外国专家的嘲讽,花了八年时间所研究出的淡水养殖鱼苗培育方法。科学家们怀抱着让人民吃饱饭吃好饭的朴素愿望而钻研出的养鱼技术,跨越两千年,被朱襄教给了这时还算半个蛮夷之地的长三角人民。虽然朱襄拿出的技术是当时人难以想象的厉害,却没有引起多少人震惊,也没有士人歌颂这项壮举。这时的人不知道这项技术有多么重要,只当做是寻常事。何况虽然上层重农,但真的从事农业的人,这世上大部分士大夫们是瞧不起的。或许后世人在吃鱼时,大概也会将其当做寻常事。因为在两千年前,老祖宗们就已经掌握了人工繁育淡水鱼的方法。想到这,朱襄就挺开心的,身上的劳累都减少了不少。朱襄白天穿梭在田地、池塘间,晚上点燃蜡烛挑灯磨墨,将自己已经在这个时代践行的技术撰写成书。只有已经实践成功技术,他才敢记录下来,因为农林牧渔业是最吃"老天"的学问,一点点气候地理差异,好技术就可能变成坏技术。朱襄希望自己能记录下的,都是照本宣科便能用的经验。后世哪怕再无士人亲身研究农业技术了,这本书也能支撑到新的时代到来,让平民百姓少些饥荒。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才是朱襄的本职工作,其他的例如养鱼之类的知识,他略有涉及,懂得不多。朱襄只能绞尽脑汁从记忆中把曾经见过的、听到的、自己本来不是很了解的技术琢磨出来,然后花许多时间亲自去实践,验证自己记忆的真假。每当这时候,朱襄总会叹息"书到用时方恨少"。哪怕他开了很大的挂,但一个人的力量的极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想做的事总是比能做到的事少太多了。朱襄借由守城,在广陵城士人中地位高涨。但随即朱襄更加"变本加厉"地投入田地和吃糖,弄得自己每日灰不溜秋,土不拉几,毫无仪容气度可言,又让这些士人很不适应,想起了朱襄庶人的出身。亲自种田的贵族不是没有,但像朱襄这样整日去和最肮脏的蛆虫、污泥、草屑甚至粪便为伍,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本来想要结交朱襄,或者想要给朱襄当门客的士人,都不由退缩了。当得知广陵城有许多士人游侠属意于他时,朱襄本想着如果有人投奔自己,他要怎么婉拒。他虽然和夏同是好友,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声势过大,朝堂高官将军都是他的好友,所以他必须尽量低调。门客什么的,还是别来了。见那些人自己退却了,朱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有些苦涩。何止现在,就是他前世,整日在田地里打滚的农学教授们受到的尊重也不是特别大。或许当他们拿出成果的时候会有人夸赞他们,但他们身边的人见到他们在田里打滚的模样,总会嫌弃地捂住鼻子。这样一想,朱襄心中的苦涩又消失了。在两千年后的人们尚且这样,所以他在这个时代被斥责为异类也十分正常,不需要委屈什么。许明虽离开了朱襄,在咸阳学宫任教授一职,还是有许多曾经的农家弟子跟随朱襄。他们也像朱襄一样,一边实践一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朱襄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他们有的人专职研究种子,有的人专职研究肥料,有的人专职研究养鱼,有的人专职研究如何培养更好的蚕宝宝......还有的人直接转行,从农学转到水利,或者投身农具开发去了。朱襄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心得,为他们自费雕版印刷,赠送给识字的士人们。现在农人都是不识字的,要让书籍传下去,只能靠这些士人。所以战国的士人很重要,也所以世间不重视那些愚昧的农人。朱襄在广陵城也开了学院,想要培养更多的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