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傍晚的时候萧戡又过来找三娘蹭饭,和三娘说起李俅的不靠谱来。 东宫的事怎么好掌来跟三娘讲,且不说三娘不是学医的,管不了太子的病也管不了李俨的心病,就说三娘已经入仕了,和东宫走得太近也是不太好的。反正吧,李俅这人做事太不讲究了! 三娘道: "若是照着圣人之前下过的诏令,我与你们公主府也是不能走太近的。" 李隆基当初曾下令禁止过官员和皇亲国戚、僧侣方士往来,公主府也不是三娘她们这些官员非正式不能踏足的地方。 不过这种禁令一般都是最初那几年起作用,后来就渐渐松泛了。而且新昌公主和玉真公主对她都挺好,小时候是见了面就给赏赐,后来更是帮忙举荐——她若是一考上进士就断绝往来,倒显得有些忘恩负义。 更何况她和萧戡都认识这么多年了。 萧戡这家伙本身就游离于勋贵圈子外的存在,他从不应邀参加各种宴饮场合和娱乐活动,从小就爱埋头练武,且还有个行侠仗义的梦想,一言不合就把人家派出去办事的家仆打得鼻青脸肿。 做起事来相当地六亲不认(勋贵圈子和世家大族一样大多都是姻亲关系,公主的儿子娶公主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久而久之,也就没多少人邀他去玩了。 萧戡能和她们当这么多年的好朋友,着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三娘说“不能走太近”当然是开玩笑。 萧戡听后虽然还是对李俅很不满,却也没再拿东宫来说事。 三娘真要因为要避嫌就和李俅他们断了往来,那就不是他认得的三娘了。哪怕不能时常见面,他们几个也依然是真心相交的好友。 就比如那个跑终南山隐居的李泌,只要他来了三娘肯定还是会热情招待。只这么一数,萧戡就更郁闷了,三娘的朋友可真多。这还不算那些动不动就邀三娘喝酒写诗的家伙!萧戡吃饱喝足,一脸郁闷地走了,弄得三娘很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知道萧戡这人有什么事都是睡一觉就好,便也没去琢磨他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很快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离得最近的大节是冬至,和过年一样有足足七天假期。 这是因为冬至是各家准备过冬物资的日子,过了冬至就是数九寒冬,鱼鲜之类的就比较难得了,所以趁着大伙都 会冬至集市囤积需要的食物和日常用品。 这么难得的冬日假期,要是天气不错的话,长安城中不少人也会到城外的别庄歇息几天。 三娘便准备趁着这个冬至为后来的农贸会铺垫铺垫,趁着冬至集市的热闹人气票选出蓝田县的四时特产和各里巧匠,争取做到村村有名产、店店有能人! 在唐一代,村和店指的其实都是村落。 村子大多坐落于乡野,大体上以农耕为主;而店则大多坐落于交通主干道上,最初只是不少店家依着驿馆做买卖,给供商贾落脚点以及仓库,后来吸引过来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村落。 这种以店为名的村子很多都是商业性质的聚落,自然比寻常村子聚集了更多的能工巧匠。 蓝田县的地理优势是个极大的优势,只要摸清了蓝田县的优势所在,就不愁没办法把蓝田县发展起来! 三娘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走访,对各村各店的情况早已心里有数,今年冬至准备再主动加个班把这些事给落实下来。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十几年后要遭遇什么动乱,大伙兜里有点余钱也能逃亡。乱世里的人那能是人吗? 都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那是有依据的。 真乱起来,连人肉都能给你做成军粮。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那肯定是能跑就跑,能保住身家性命就保住身家性命。成年男丁大多都已经被征调去服兵役了,剩下的人不跑能做什么? 只要人还在,总有重新过上太平日子的希望。 三娘自然是希望大唐能一直繁荣昌盛,但也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趁着眼下还是河清海晏的好时节,多琢磨点发家致富的好办法,帮大伙掏掏长安富人们的钱袋子! 倘若真有起动乱的那一天,不管是长安洛阳的朋友也好,蓝田县的百姓也罢,她希望她认得的人都能好好的。 当然了,最好就是别出乱子,否则她阿耶到时候肯定是要在第一线拼杀的。她们便是顺利逃到安全的地方,祖父祖母和她阿娘肯定也会辗转反侧。 愁人! 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吧! r /> 都不需要三娘怎么鼓动,沿街的商铺已经自发地张灯结彩,联合举办起了各类赛事,比谁的货好,比谁的款式新,比谁更物美价廉。 赶集么,不就图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