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前往巨鹿
秋风萧瑟,万物含悲,又是一年大旱,千里良田颗粒无收,百姓背井离乡成为难民,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大路小道之上尽皆是饿殍遍野之凄苦景象,乃至于野狗行于道以死人为食,食人之犬结于一处,乃始以袭活人为食。 难民日多,郡治城中亦无余粮,官吏、乡绅尽皆要豢养家奴内臣,宁将酒肉烂于桌也不肯施舍于外,家犬之食岂非百倍于百姓哉。 一路之上多有目睹易子相食之惨状,项羽的心中也不由得颇有些悲凉,心中想到当初秦末之时尽管暴秦之政酷虐,却也不及眼前这般,路边的野草被扒光,树皮给铲掉吃掉,若是有一老鼠奔于道,必引众人围而争食之。 项羽当日杀了那强夺周焯家产的豪强一家,便成了官府通缉的逃犯,城中酒肆或许还能够有酒喝有肉吃,但一出了城便像是进入了人间炼狱一般,诸多人间惨状尽皆可见,当然项羽本非仁慈之人,他尽管心中为这些老百姓感到一丝悲凉,但也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们,那些凶残食人的野狗对于孱弱的老百姓而言或许真如猛虎豺狼一般可怖,但对于项羽而言也不过是腹中美食而已。 项羽手中有一把环首刀,便是数十只野狗围攻他便也不是他的对手,他一路之上就专门去寻找这些野狗下手,只要遇见便能杀多少是多少,他随后便会将野狗身上最好的一部分肉切去,然后寻一处空地生火烤之。 吃过人的野狗的肉似乎都要更加美味一些,对于项羽而言并不会觉得吃过人的野狗就会有所不同,想当初他也曾烹食活人,这乱世之中能够活下去便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项羽所杀之野狗尽皆抛尸于地,有不少人便会跟在项羽身后,每当他杀完野狗,便会等项羽先行挑去好肉,然后再行分食,久而久之的项羽身后便跟着不少人了,这些人见项羽行事雷厉风行,眼神之中颇带杀气,却都不敢去与项羽招呼,只敢不远不近的跟着。 项羽自也是知道这些,但似乎完全不在意,只是每日自顾前行,项羽的脚力非凡,大部分跟随之人也难以久随,往往一两日后便已经被项羽给甩开。 他随官道而行,一路向北,正是往那巨鹿郡而去。 项羽蓬头垢面,与诸多难民一块进入到城中,城门处也少有官兵把守,项羽心中也未多想,径直向着城中走去。 项羽走到一处,见有人建一粥棚放粥,前往排队领粥的饥民无数,这倒也不奇,奇的是每有一饥民领取一碗稀粥,便会嘴里喊上一声“黄天庇佑,天下太平!” 而有些饥民除了能够领到一碗稀粥以外,还能够从几个头顶用白灰点上符文的人手中接过一张纸符,凡是接过纸符之人脸上尽皆露出欢喜之色感激之色。 项羽站在远处观瞧,随后的数日之中项羽也遍走城中,他发现这些粥场是地方官员和那些自称太平道人的一起办的。 太平道的创始人以及他们的首领张角也不时会出现在粥场附近,张角手中常持一柄九节杖,带领着众人绘制符咒并念诵咒语,每当张角出现的时候,粥场附近便会不时响起一阵高过一阵的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那些饥民之中的不少人原本都已经饿得黄皮寡瘦了,此时此刻却反倒是能够有多余的力气去跟着一起叫喊。 张角声称自己所言尽皆来自于《太平经》之中,并号自己为大贤良师。 项羽见后觉得也是有趣,因为事实上当地的地方官员非但没有因为张角的这些聚众传教行为而逮捕他,反而是主动和张角合作,在很多方面都为张角的太平道活动提供便利,也是这个原因让太平道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了开来。 一个月之后项羽便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城中的信徒比他当初来的时候要多出许多,不过尽管张角一直声称自己所创立太平道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以黄天之力护佑苍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代替黄天拯救黎民百姓,但项羽的心中却相当的清楚,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完全没有任何私心的圣人,更没有所谓的救世主,张角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壮大属于他自己的势力,至于最终这股越来越大的势力将会何去何从,项羽也并不是太确定。 尽管这些太平道的信徒数量是与日俱增,然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甚至在项羽看来他们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人数的多少从来都不是衡量一个组织或者是一支军队实力的最重要因素,向来擅长以少胜多的项羽更是清楚,低质量的人数整合有的时候所带来的可不一定都是好处,其中是隐藏着致命弱点的。 想当年项羽以不到五万人的兵力,在这巨鹿战场之上破釜沉舟,一举击败了章邯与王离所统帅的四十万秦军,后来又在彭城之战中以三万人的兵力击溃了刘邦所率的将近六十万汉军,即使到了最后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依然能够只以数十骑的部队在汉军数千人的阵中冲杀,可见至少在项羽的手中,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并非是士兵的绝对数量,而是士兵本身的战斗力强弱以及统帅这些士兵的将领的战场指挥能力。 要知道纵使项羽当年拥有万夫莫敌之勇,但终究还是凡人之躯,以一人之力战数百人尚且可能,但以一人战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项羽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主因绝非是因为项羽自己的骁勇善战,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其训练士兵的能力以及其天才一般的临场指挥能力。 不过尽管眼前这些普通百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