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黄巾始乱
项羽在收编了这一部分南匈奴叛军之后又接着与剩余的一部分叛军进行交战,在与项羽的交战之中连续吃了几次大亏,打得这些叛军丢盔弃甲,一部分被直接打散逃跑,一部分则投降了项羽。 最开始的时候项羽的部队只有两百人,加上各种后勤人员一共也就五百人,结果与这些南匈奴叛军打了几战下来,士兵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打越多,直到他将叛军几乎全部消灭,整只部队的战斗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算上后勤人员则有两千多接近三千人的样子。 项羽觉得投降自己的人数的确有些太多了,自己这支部队主打的是一个精锐,人数太多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项羽对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筛选,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精锐士兵,而剩下的这些人项羽则将他们重新交给了此时的南匈奴单于羌渠。 羌渠单于对于项羽帮助自己剿灭叛军可以说是非常高兴,对于那些投降的叛军单于也一律不予追究,只将他们重新加以安排,然而他们之前发生叛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单于不满,另外对于他们匈奴人只能够生活在被安排好的范围内也十分不满,有不少人对于项羽的这个安排并不满意。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希望项羽能够重新考虑一下,他们宁愿跟着项羽也不愿意重新回到南匈奴原本的地方,受到他们觉得无能的单于的统治,这样一来情况就变得十分的尴尬了,毕竟人家好歹也是单于,是这些南匈奴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结果他治下的人宁愿跟随项羽也不愿意跟随他。 项羽其实也挺难受的,他将这些叛军重新交给单于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单于难堪,现在这件事非但没有变成他预想的三全其美的好事,反而让自己、单于、投降叛军三方都陷入了某种僵局之中。 最后单于无奈只能够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让那些愿意跟随项羽的叛军跟随项羽,其余的人再由他重新接收,这样一来项羽原本计划只保留五百人的精锐部队,最后也还是留下了八百人左右的部队,而算上后勤总人数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而剩余的一千多投降叛军则重新回归单于的治下。 无论如何这件事也算是比较圆满的解决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南匈奴单于的实际地位是有多么的尴尬,他尽管依然名义上作为南匈奴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南匈奴人的控制力,在很多事情上只要与东汉相关联的事情,他们往往都必须优先考虑东汉这边的利益,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也确实失去了决定权,即使是一些官职并不高的东汉官员,也往往是单于所难以招惹的,因为在他们身后是整个东汉王朝。 毫无疑问东汉王朝加强对于南匈奴单于的控制是一把双刃剑,在南匈奴单于身边的护卫大部分都是东汉王朝指派的精锐士兵,他们同时起到保护、监视和控制单于的作用,让单于根本不敢轻举妄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单于在南匈奴人的心中地位就越来越岌岌可危,这样就越需要借助东汉的力量来维持单于的表面统治,于是乎就进一步削弱单于的实权和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这可以说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或许从东汉初年南匈奴并入东汉统治起,这一天就早已经是注定的,只是当东汉王朝还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每年给予南匈奴援助,也有足够的军队控制能力能够维持南匈奴这一块的统治,但随着东汉中后期整个政治局势的变化,整个帝国自内部开始逐渐衰落与崩塌,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能力只会越来越弱。 而边疆地区无论是羌人、匈奴人、还是鲜卑人都在不断的发起反叛或侵扰,而随着中央政府的腐化与衰弱,宦官、外戚、士族阶层的或明或暗的政治斗争越演越烈,东汉王朝的中央也已经逐渐无力再靠自己的中央军队去保持对这些边疆地区的统治。 于是像董卓这样的人才能够借着与边疆羌人的作战之中逐渐成长起来,最终获得强大的军权,而此时项羽在与南匈奴叛军的战斗之中也获得了他所想要的军队。 而显然这并不是结束,而只是东汉末年一系列乱世混乱局面的开始而已。 在项羽获胜准备胜利回归的时候,收到了董卓给他写来的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大致是黄巾贼寇大规模起义,他董卓受皇帝的命令去参与剿匪,而董卓也知道了项羽的胜利消息,心中非常高兴,希望项羽能够跟随他一同前去剿灭黄巾军。 读罢董卓来信之后,项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想起那日他与黄巾军的首领张角的对话,时光如梭,一去已然数年,当时项羽还真考虑过是否要借助黄巾军的力量来为自己所用,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那些农民起义军或许数量十分庞大,但本身的战斗力实在太弱。 本身就是长期吃不饱饭快要饿死的农民,身体素质肯定很差,其中甚至还有很大比例的老弱病残幼,加上缺少正规的武器盔甲以及专业的军事化训练,以及大量拥有足够经验的基层军事将领,就算数量再过于庞大,都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终究是难以成事的。 而且前世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也给项羽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印象,他深知这些缺少足够教育的农民大部分都是目光极其短浅之辈,能够轻易的为了一时的利益团结在一起,也很容易因为一时的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分裂与瞬间崩溃,这些农民军既不是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