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程趣事
九月初十, 圣驾回銮。 从黑龙江上吹来的风已经染上彻骨凉意,宽阔的大路上,黄色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明黄色御驾停在道路中央。 宁古塔将军巴海携两名副都统萨布素、瓦礼祜恭候在御驾旁送行,两边还有许多听说圣驾南回的百姓们自发来相送, 个个看着中央的御驾面露不舍。 因为天儿冷不被允许骑马的苏辰坐在马车右边的位置上,他保持王爷的威仪端坐着,耳边听的是阿玛对巴海的口谕,眼睛里看的却是外面的景色。 在那些不舍的百姓中甚至找到一个眼中含泪的,苏辰就特别好奇, 巴海给了这些百姓们多少钱啊。 说本地百姓很感恩天子, 不舍天子离去到自觉相送,他一百个不信, 更别说还能有不舍到含泪的。 趁着别人都垂头听口谕的功夫,苏辰轻轻咳一声,复康立刻得到暗示到跟前, 顺着自家爷的眼神一瞧, 转身就钻到人群里去了。 临离开吉林,康熙对巴海告诫的几点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将于民无益的徭差能免则免能革尽革。 什么放鹰、寒冬寻觅山鸡的徭役, 都被叫停。 康熙看了眼低着头的巴海, 目光落在两边看向这边的样貌各异的百姓身上, 继续说道:“吉林乌喇田地米粮甚为紧要,农事有误, 关系非细【1】, 尔等务必多加上心, 将耕种之事放在最紧要的之位。民为耕种之本, 切记轻徭薄役关心贫人。” 听完圣谕, 巴海等三人拍打马蹄袖十分郑重的跪下,铿锵有力的说道:“臣等恭领圣训。” 康熙往后摆摆手,车上的帘子放了下来。 巴海再次带领乌喇地区大小武官下跪,整齐的声音一浪又一浪响起:“奴才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边的百姓也跪了下来,呼喊万岁的声音如山呼海啸。 车驾缓缓走动,速度逐渐加快,很快远离了跪在一旁的巴海等人视线,等皇上乘坐的车子离开,巴海才站起来。 终于送走了。 巴海松口气,伸手跟后面随行的侍卫、同僚们挥了挥:再见再见。 索额图自恃武将身体好,和其他年轻侍卫们一样是骑在马上的,他笑眯眯的跟巴海点头,眼神交汇间一切都在不言中。 咕噜咕噜,车轮子碾在平稳的地面上,苏辰听到他阿玛笑着问:“说吧,刚才叫人查什么去了?” 被阿玛发现了。 “您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吗?”苏辰说道。 康熙但笑不语。 保成道:“哥,我其实也很好奇。刚才你给复康下了什么命令?” 苏辰知好如实交代:“我就是好奇,巴海怎么找来那么多一脸仰沐圣恩的百姓。阿玛,保成,你们不好奇吗?” 康熙面色微沉:“难道朕就不可能真的被百姓们如此仰沐?” “那倒也不是,您对百姓们的关怀被他们知道的话,他们肯定不舍得您走。只不过咱们来这一趟,百姓们因此获得的关系他们切身的利益根本就没有啊。” 路,修好的平整大路不让人走,他们一趟走过去还给走坏了,以后大概率不会再有人修。 山,皇上一来彻底不让人进了,老百姓们吃饱饭都难。 谁会真的关心皇上走不走啊。 听了儿子的话,康熙一时间没有言语。 梁九功很后悔跟在里面伺候,他就应该在车外跟侍卫一起赶车的,谁知道辰亲王说话越来越不靠谱! 保成说道:“阿玛,我哥的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百姓最是讲究眼前实际利益,关心的就是自家一亩三分地。” 康熙抬抬手,道:“阿玛不至于连一句实话都听不得。”挑开窗帘看向外面,目光里的深思浓重到化不开。 千古明君的路,不好走啊。 首先老百姓的这一关便不是轻易能过去的。 所以自古以来的明君,多只是大臣们口中称赞出来的,百姓真正心心念念的明君又有几个? 这时候复康骑着马在后面跟上,康熙看见了,对梁九功吩咐:“叫他上前来回话。” 被喊来回话的复康有些懵,他看看自家王爷,见王爷点头了才说道:“奴才询问了好几人,他们都说今天过来恭送圣驾,是巴海将军征来的,一开始强征没有多少人愿意,后来巴海将军的师爷说能来且表现好的,回去了一人给一升面。” 康熙一愣,而后却忍不住笑了:“给朕送行还能值一升面。” 不过巴海这事儿办的,康熙不那么反感,他感兴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