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第 230 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江茂琰的运道实在有些不济——因为先帝是在他单独奏对的时候晕倒的。 彼时殿中没有侍从, 谁也不知道这君臣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 先帝刚倒下去的时候,江茂琰也惊住了,回神之后, 赶忙遣人去给皇后和宋王送信。 这其实是完全符合流程和法度的做法。 皇后是先帝的妻室,六宫之主, 她的儿子眼见着就要是继位之君。 而宋王呢, 是先帝的叔父,宗室的中流砥柱。 再有江茂琰在这儿,内宫、宗室、前朝,这三驾马车就算是齐全了。 问题出在距离和利益纠葛上。 宋王在宫外, 皇后就在宫里,这能一样吗? 更别说江茂琰虽然身在宫中, 但是先帝骤然晕厥过去, 事发突然,一旦处置不好, 闹的满城风雨,说不定列国也会蜂拥而上, 想要来沾沾便宜。 偏生先帝此时倒下,不能视政, 但是皇长子…… 说真的, 江茂琰对他持有的信心相当有限。 出于封锁消息的考虑, 他没法,也不能立时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 这也就导致了皇后前来时宋王未至,她独揽大局的场面。 先帝这段时间,正跟江茂琰筹谋着要费除掉世卿世禄制,跟旧贵族们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而皇后的出身所限, 她是一定会反对这件事的。 江茂琰的悲剧因此而生。 皇后在问过御医,得知先帝醒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之后,便做出了一场豪赌——指责江茂琰图谋不轨,威逼君上,以至于皇帝怒极晕厥。 如果皇帝在这期间醒来,那依照他对江茂琰的看重,只怕当场就会跟皇后恩断义绝。 但是皇后赌赢了。 皇帝没有得到那万分之一的幸运。 等到宋王匆忙赶来,江茂琰已经是百口莫辩,皇帝的确是在他单独奏对的时候出的事,甚至于还有近侍在旁“恰到好处的”听见了些什么…… 皇后是六宫之主,皇后的儿子几乎是毫无异议的下一任君主,她对于宫廷侍从们来说,是绝度的权威,是近乎噩梦的恐怖存在,尤其是此时皇帝几乎不可能再醒来了。 这些人很明白自己应该长一张怎样的嘴。 宋王对此保持了相当时间的沉默。 要说对周国的看重和对皇帝本性的揣度,宋王绝对要胜过皇后,可是这个时候,他没必要,也无法去跟皇后抗争。 因为皇位大概率要交给皇长子。 而以这位殿下跟江茂琰的宿怨,即便此时将其保下,来日皇长子登基,他也一样要死。 故而宋王只是开口,为江茂琰求到了一线希望:“暂且入狱吧,至于究竟如何处置……这是一位首相,到底还是要同前朝商量的!” 皇后答应了。 政治,本身就是一种权衡。 之后皇长子匆忙之间被推上高位,诸事纷扰,倒也顾不上江茂琰。 好容易有了时间,他又死在了床笫之间…… 倒也是江茂琰的幸运。 儿子的丧命给了皇后致命的一击,她强撑着安排了当时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结局,没多久也撒手人寰。 朝堂、宗室、内宫,朝堂失了江茂琰,内宫少了皇后,虽然后边皇后效仿齐国令昌华长公主辅政,但就昌华长公主那两下子,在真正的政客眼中,纯粹是小儿游戏罢了。 此消彼长,宗室的话语权变大了。 宋王力排众议,保住了江茂琰,虽然此时人尤且在狱中,但起码衣食无缺,尚且安好。 嬴政飞速的梳理着脑海中那些过于纷杂的线索,继而求其本源。 当下之局,谁是我的朋友,谁又是我的敌人?! 钱袋子,军队,还有人心,该先握住哪个?! 我是得到了先帝认证的新君,宗室天生就是我的拥趸! 我是当朝天子,内宫之中唯一能够在身份上压制我的,就是我的母亲! 至于军队——这是先帝与江茂琰亲手打造出来的虎狼之师,是打破世卿世禄制的铁锤和利刃,他们出于微末,后登高堂,本就是与公卿士大夫们相背而行的一群人! 嬴政没去考虑财政,也没去想昌华长公主,更没有去想那个留宿内宫的宰相柏彦卿——这些统统都不重要!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嬴政便在侍从们的卫护之下骑马出宫。 守门的将领拦住他:“陛下,您这是要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