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朔方郡
争、掠夺,自己内部也会经常出现杀戮。他们春耕而息秋收而战,没有发展进步的目标,享受于现状。 反正抢劫别人的就可以让很好的活下去,那又何必去改变现状呢?这是所有匈奴人心中的想法。 所以当中原农耕民族不断地崛起,不断地发展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依旧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那么等待着他们的,便是终将被打败的结局。 ** 从田间离开后,接下来刘璃就打算带着张骞去看一看关于大汉的教育事业了。 马车停在太学院门前,张骞仰头看着眼前这个高大又威武的学府大门,心中的震撼不是一两句可以说得清楚的。 他自认为在西域各国已经有了很多的见闻和体验,然而等他重回大汉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彻底变了样。 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了! 入太学院就不需要这么多的侍卫再跟着自己了,刘璃便让他们自行回宫复命。随后开始给张骞一一介绍太学院的办学理念,还有日后逐渐成形考试科举制。 带着张骞参观了整个太学院之后,他神情隐隐有些激动到:“公主,可否让小儿也入太学读书?” 张骞的儿子张延今年六岁,倒也符合太学的入学条件了。 刘璃点点头:“自然可以的。” “只是……”张骞迟疑了片刻道:“入学费能否先赊着。”毕竟他才刚回来,虽然有天子的赏赐,但是还不够缴学费的。 刘璃缓缓的开口:“张公是大汉的功臣,你的儿子可以免费入学。” 张骞连忙道谢:“臣多谢公主慷慨。” 此时正好临近中午,刘璃邀请张骞入太学院食堂用午膳,随后询问他:“张公午后可愿意留下来给学院的学子们上一课?” 张骞愣住:“我给学子们上课?”他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不可……” “你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在西域的那些见闻便好,比如大宛国的风土人情呀,大月氏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可以和大家说说。毕竟……你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大汉人。” 如今太学院里的学子都是勋贵和富商之后,同样他们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人才。让张骞给大家讲一讲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开拓一下眼界,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好!”张骞点头应道:“那我就给学子们讲一讲吧。” 得到张骞的点头后,刘璃就去和董仲舒商量了一下,召集学生去专门的大殿内听张骞讲述西域之旅的见闻故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董仲舒自己也很想听,所以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整个下午全体学生停课,去了当初开学典礼的阁阙中,听张公讲述西域奇遇故事。 很多学生还是很活跃的,一边听还一边提出了问题。对于那个未知的西方,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没办法亲眼看见那些西域国度,却能够从张公的描述中,慢慢的想象出那一片未知的世界。 其实张骞这次从西域回来,还有很多东西没带过来,例如棉花。刘璃特意在纸上简单的画出了棉花的样子,然后给张骞看有没有见过。 张骞盯着刘璃的抽象画看了半天,随即点头:“我好像在大月氏见过这个东西,返回的时候经过于阗国时,好像也见过。” 于阗国?刘璃悄悄闭上眼睛百科了一下这个于阗国,这才知道古时候的于阗国就是未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和田)县。 如果真的如张骞所说,在于阗国看到了棉花。那只需要日后大汉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便可以用让大汉的百姓都能穿上棉布衣服了。 要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到了宋朝,棉花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普及。 刘璃搓手手,对这个大进步表示期待。 ** 张骞的儿子想要入太学院的事情,刘璃和父母提了一下,两人都表示没问题。尽管张延的体内流着一半匈奴人的血,但刘彻好像并不在乎这一点。 更何况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功劳,给人家孩子安排上学,也是理所应当的。说不定还能将张延培养成第二个张骞呢。 倒是刘彻想到了那个认识匈奴路线的赵破奴,他让阿娇安排人将这个孩子招来见一见,若他果真熟悉路线,便也好好将他安排一下。 天子要召见赵破奴的消息传到了官署内,赵破奴两眼一抹黑,慌了神:“陛下该不会知道我偷了杏子的事情,所以要抓我了吧?” 张骞的妻子俾丽儿也替他慌了:“这怎么办?要不你快点逃跑吧。”说着还真打算给赵破奴收拾东西,让他先跑。 谁知道赵破奴倏地站起来道:“不行,我不能逃跑。”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写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