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卧后清宵细细长
说一句:“小姑娘,有缘再见!”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再也没见到她,但她送我的琴谱,便如这部弦琴,我一直珍藏在身边,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带上,就怕哪一天我遇见她的时候,她叫我拿出这本琴谱,我却拿不出,那不就尴尬了吗? 我的家境不是很好,耕田种地,捕鱼打猎,勉强维持生计罢了!我想念书,父母却不许,只因“女子无才便是德”,私塾之内,学堂之中,无一女子,皆为男儿,女子念书不过是哗众取宠,再说家里情况也不好,哪儿来的钱供我念书?日后嫁一户好人家,胜过念书万千,何必花费那冤枉钱?父母的态度坚定,我终是说不过他们,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所幸他为人心善,闲暇之余,便会教我读书识字,渐渐地,我也能看懂一篇文章,读懂一本书。还记得他教我的第一篇诗文便是《诗经》里的《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起初爱恋在我心里是件再美好不过的事,直到我读过这篇诗文过后,我才知道爱恋便如桑叶,有青绿沃若之时,也有枯黄凋谢之日。我同情诗中女子,也曾为她忿忿不平,但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会如她那般,遭人摒弃,为人耻笑,甚至家破人亡,流浪街头。 他年过二十,我亦及笄,两家为邻,彼此往来,关系融洽,再加上我和他走得很近,他对我的照顾,我对他的爱意,家里人看得明明白白,也知道我的心意,便决定将我许其为妻。他的父母对我也很好,看着我俩长大,知道我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何况两家为邻,关系本就亲近,若是亲上加亲,那倒也不错! 不久他家便派媒婆到我家求亲,爹娘很高兴,答应了他家的求亲,只待挑个良辰吉日便可成婚。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兴致勃勃跑到他家去,本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可是我看到他面无喜色,也无忧虑,平平淡淡,一言不发地坐在庭院的石阶上,手里还拿着一卷书。 家里人大张旗鼓地为他找人说媒,他岂会不知?两家隔得这么近,门户相对,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要瞒住他,这可不太现实。他早就知道他的爹娘会到我家求亲,却什么也没说,似乎对自己的婚事一点也不在乎。 我和他自幼便待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有目共睹的。他的爹娘上门求亲,我的父母不会不同意,这一切本就是命中注定,何来惊喜?他并不介意娶我,只因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可违背。何况彩礼已送到我家,我的父母已经答应了这门婚事,他岂可出尔反尔,辜负两家人?顶着重重压力,他只能答应这门婚事,但他心里感觉不到一丝喜悦,也感觉不到一丝哀伤。 我说过我这人比较自私,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只要他不反悔,其余的并不重要。我和他的婚事在筹办之中,他待我还是如以前那样,脸上挂着一抹微笑,可我看不出这是喜还是悲? 婚期如约而至,婚礼如期举行。那一日村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绸铺地,人山人海。我家和他家不过相隔一条街道,大家都赶来凑热闹,站在街道的两端,将整条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我身穿鞠衣,肩披霞帔,头戴凤冠,面盖红绸,手拿团扇,在红线的牵引下,跨出了门槛。他就站在门口,看见我一袭嫁衣,整个人都呆住了,不仅是他,在场每个人看见我这副打扮,都目不转睛望着我,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是说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女子。若非旁边人提醒,他大概会一直呆在那里,不为所动。 他拿着红绳,牵引我走下阶梯,踏着红毯,一步一步往他家走去。 这时他们身后忽然传来了泼水的声音。这是村里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结了婚就不再回头。这也是祝福女儿婚前幸福,婚后美满,夫妻和睦,不吵架生气,便不会跑回娘家。 在锣鼓声中,在鞭炮声中,在喧哗声中,我走上了台阶。此处台阶我不知走过多少遍,唯有这一次我心里惴惴不安,紧张到极点,连呼吸都小心翼翼。我尽量使自己冷静放松,可每走一步,我的心便跳得越快,就连心跳的怦怦声我都能听见。 他似乎是察觉到了异样,也放慢了脚步,在我身边,安慰我,叫我不必紧张。若能一脚一印,他愿陪我走遍万水千山,不管风餐露宿,还是栉风沐雨;若能一守一候,他愿陪我看尽阴晴圆缺,不管天涯海角,还是山陬海澨。 他的文采还是这般优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打动了我,这一刻我仿佛感觉到我俩的心跳、呼吸在同一频率。若能一朝一夕,我愿陪他踏遍五湖四海,不管豆蔻年华,还是耄耋古稀;若能一生一世,我愿陪他尝尽酸甜苦辣,不管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 我踏上了最后一道阶梯,身前摆着一个火盆。我知道只要跨过火盆,踏进这道门槛,我便再也不是叶家的女儿,而是李家的媳妇。方才我还忧心忡忡,现在我已释然,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跨过火盆,除去身上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