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第一百六十七课
吗? 李晓诗继续捋课文知识点:“后来,英国的商船前后几次达宁波行贸易,试图在这里建立长期的商业贸易据点,这让清王朝对此深感疑虑和不安,所以,清王朝在1757年下令关闭了所有的港口,只剩下了广州这一处,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还规定了必须要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全权管理对外的贸易,统一经营。其的职能大概包括:承销外商口的货物商品、代替外商行在华夏内部的出口商品的购买,以及管理外国商人等。” 这种概念对于古代的观众们来说不难理解,就像是“皇商”那种的是吧?一个朝廷任命准许的经商机构…… 只是,只给这么一个机构的话,如果这个广州十三行内部出了什么问题,那岂不是整个对外的贸易系统都会出问题? 不管结果影响的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不大好吧? 而这一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命令,在清代的皇帝们听来,却觉很正常。 不就是不让对外做生意吗,能有什么恶劣影响?这反而保护了统治啊。 为什么要把这个闭关锁国放“清朝衰败”来讲?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人家代,也海禁啊,还被后世的小孩儿指摘了那种地步,可结果呢?朝的灭亡跟海禁也没关系啊。 所以,李晓诗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的夸张其词?故弄玄虚? 李晓诗对这种弹幕只是很平静地摊摊手,捧起课本念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了有将近两百年,当世界上正处于一个大的动荡期,各国都在步、革命,行大的改变。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固然起过一定的自卫用,但是,清王朝的故步自封,闭关自守,毫无疑问使整个华夏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展程——” 她放下课本,抬头直视镜头,一字一顿,“在这段课文的旁边,有一个问题思考,内容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的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华夏的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这里老师特地给了答案,我们课堂上每个人都做了笔记,想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认为确可以抵挡、清王朝没有做错的,那么我来给大家念一念我们老师给出的分析吧——”她在空白的地方蹭了蹭指头蹭上的铅笔痕迹,这一部分是用铅笔的,刚刚一没留意,“——答案是不能。” 顺治皱眉。 难道非要让平民百姓无所顾忌地接受一切新的东西、给统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朝廷动荡,才是正确的做法吗? 李晓诗念道:“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方与政策,不可能、也没有能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避免受外来冲击,但是这对西方的殖民入侵来说起不任何的防御用,且还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展,导致华夏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也限制了外文化的交流,不利于华夏掌握世界上先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识,使华夏落伍、落后。” 听习惯了的少女声音依旧脆生生的,但也好像是第一次,她这么严肃地、平淡地陈述这种放在往常会让她情绪产生波动的内容。 弹幕上,一些以清为前缀的观众出现,每句每句都是质疑。 同样的,也有另一些以清为前缀的观众出现,每句每句都是血泪。 溥仪也在看,他不知道在他之后还有没有人能够看这个天幕,但如果按照朝代歌来说的话,那应该这个“直播”,是他为止的。 此刻,听李晓诗那些官方式的分析,再看天幕上那些飘过的、大清先人们的质疑,他只有苦笑。 是啊,是啊……确拦不住。 他见过的,他经历过的,他都知道的。 他用亲身见证了,这确是错的。 那些洋枪大炮,那些闻所未闻、让人恐惧的东西,还有那些…… 他脸上划过痛色,却没有出声回应弹幕上那些还不所以反而一直在据理争的先人们。 溥仪始终沉默。 面对这样的弹幕,李晓诗也在摇头:“不是你封闭自我,别有用心的人就找不入侵的方式的。” 其他朝代的观众们下意识跟点头。 是啊,电影电视剧里不都看了吗,那种大大的火炮,那些炸弹,那些飞机战舰,哪个是咱们自家现在的水平能比的? 人家要是带打上,那不就跟当初成吉思汗带人去西亚一样,直接摧枯拉朽,甚至被那些人认为是天神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