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幕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
“学剑跟学刀有什么区别吗?”一个大臣满心不解,这刀跟剑不都是兵器的一种吗,学什么不是学?
“这、大概就跟文臣之子要从军那样?”他身旁的大臣猜测着,武将们闻言瞪了那人一眼气愤道:“从军怎么了?练刀怎么了?上阵杀敌那刀不比剑好使?”
群臣议论纷纷,隐蔽角落里的江湖人士倒是比较理解莫凌山的心态,他一个剑道宗师,生的儿子却学了刀法,传到江湖上肯定有人借机耻笑。不过理解归理解,还是有不少人摇头直叹:“怪不得江湖上没几个人知道他儿子,虽不知道那小子练刀的天赋如何,但一个不喜欢剑的人,再怎么样也无法踏足剑道顶峰。”
总之一句话:“名声害人啊!”
那凌云宗的四人,面面相觑了一眼,“难怪宗门里除了厨房用的菜刀外,就再也见到不一把刀了。”小师妹喃喃道:“更难怪师父一听见‘刀’这个字就心情不好。”
“所以这就是大师兄经常跟师父吵架的原因吗?”
四人面面相觑,他们几人入门的时候,大师兄已经没有整天嚷嚷要学刀法了,他们只知道大师兄天赋不行,经常被罚去跪祠堂,但是跪了这么多年,他的剑法依旧惨不忍睹,却不知道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渊源。
【莫凌山说到做到,从那天起莫长风翻遍了整个凌云剑宗也找不到一把长刀,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执剑。
但,他莫长风是这么容易就妥协的人吗?
在自己居住的小院里,莫长风盯着手中长剑,自言自语:“爹你总说‘心中有剑,万物皆可为剑’这道理换成刀也同样适用,你不让我用刀,那我以剑为刀又有何不可呢?”
说罢一剑劈下,风雷隐现。
他竟因祸得福,刀道心境更上一层。】
大臣们看不懂,那些高手们却耸然一惊!
只一刀,便已强过太多武林中成名已久的高手。更可怕的是,用出这一刀的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这样的人,若成长起来不可能在江湖上寂寂无名。
这一瞬间许多人脑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名字:莫长风!
竟然是他吗?
“是他吗?”干瘦老头儿脸色几番变换之后又面露疑惑:“这莫长风在江湖上的名声可不小,怎么凌云剑宗那些人听见这个名字竟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大概是用了化名吧。”青衫男子玩味道:“就是不知道莫凌山他知不知道莫长风就是他儿子了?
【一刀过后,画面跳转,再出现竟是一处书院之中,一群十几岁的学子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念着文章。】
画风转变得有点突然,众人都不太习惯,一些人听着上面嗡嗡嗡的念书声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那人讪讪一笑:“我从小就不爱念书,一听就困都成习惯了。”
至于一众文武大臣,则是头皮一紧,书院啊,这地方跟他们可是息息相关。大臣们坐直了身体,睁大了眼在学生堆里仔细搜寻,生怕这书院里会出现自己家的某个亲戚,更怕那人做出点什么蠢事来,让人看了笑话。
他们神色凝重地在那上面出现的人群中认了一遍,然后有人松气有人则倒吸了一口凉气暗自握紧了拳头。
“行远。”一个大臣戳了戳旁边的人,凑过去小声问:“那上边好像有你弟弟雁归啊。”
被戳那人嘴角止不住地抽动:“确实有。”
戳人的那个忽然想起他这好友的弟弟几年前说是要出门游学,然后一去不回……
额,这……
又见熟悉的失踪。
他拍了拍好友的肩膀,一切皆在无言中。
楼行远揉了揉额头。
【两人口中的楼雁归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是个浓眉大眼的精神小伙儿。此时正跟着学生们一起摇头晃脑,似乎很认真的样子,但仔细一看却能看出他双眼无神,只张嘴不发声,而且嘴型一个字都对不上。显然早已经不知神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读完一个章节后,先生悠悠点名:“楼雁归,你起来说说刚刚念的那一段是什么意思?”
楼雁归一脸懵逼地站起来,刚刚念的是哪一段来着?他低头看了一眼翻开的书册,不管了瞎蒙一段试试:“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额,意思是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先生点点头:“嗯,意思倒是对的,不过刚刚念的不是这一段,你上前来。”
楼雁归抓抓脑袋,倒霉催的竟然没蒙对。他走到先生面前,乖乖伸出手任由先生拿戒尺在他手上打了三下,先生打得很重,下面学子看得牙齿一酸,楼雁归却连掌心都没红一下。
先生哼了一声:“真是皮糙肉厚,不怕挨揍!”】
楼家是林州的大家族,在京城却没多少人知道。楼行远强作镇定地喝了一口茶。只是他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