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二)
原主许端午常听父母说起粮票的价格,明白这个价格是不贵的。便说:“行,我想先买90斤。另外,剩下的钱,再买点儿粮票儿加钱,帮我买成包子和馒头。”说着,便从衣袋里掏出15块钱递给许志启。许志启吃了一惊,问怎么买这么多。许端午说省着老跑了。许志启这才看仔细看了看两个孩子,见他们嘴唇干裂,面带疲色,知道是走路走的多了,便说:“你们先跟我来。”姐弟俩就跟着许志启又来到国营饭店。
许志启让姐弟俩坐在门边儿的一张桌子上,自己到了后厨。一会儿就见许志启从后厨提了三个网兜出来,说:“这是22个馒头,12个包子。”然后又喊服务员端了两碗汤过来。说:“菜汤不要钱,随便喝”。夏至和端午也真是饿急了,渴急了。两人每人喝了两碗汤,一人吃了一个馒头,却谁都舍不得吃包子,端午见夏至平肯吃包子,坚持着让他再吃一个馒头,夏至却非要和端午一人一半儿,最后端午只要了四分之一。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东西真是实惠,包子和馒头都有端午上一世的三、四个大,一个大馒头就把端午吃了个八分饱,再加上后面的一小块儿,端午基本就饱了。吃完东西,许志启又送他们出来。走出好远好远,许志启才把90斤地方粮票给了许端午,许端午谢了又谢,这才往家走。
路上,端午一定要让夏至再吃一个包子。夏至不好意思,怎么也不肯吃,最后还是一个包子,夏至一大半儿,端午一小半儿分着吃了。要说这包子可真香儿,比端午上辈子吃过的包子都香,皮薄馅大,还都是肉,夏至吃的是脸幸福,端午也是满满的成就感。三网兜的包子、馒头,许端午和许夏至两个人的书包放不下,为了不让路上的人看到他们拿了这么多的包子和馒头,网兜里虽有油纸包着,但姐弟俩还是将没放进书包的馒头用夏至的外衣罩上抱着走。
也许是因为肚里有了吃食,两人都觉得浑身是劲儿。走到半路的时候,一辆解放大卡车停在了两人身边,王进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儿来笑着问两人:“夏至,你俩去哪儿了?”夏至一看是王进,顿时高兴起来,说:“王哥,我俩回家。”“来,我顺道儿送你俩一程。”王进跳下车热情相邀,夏至和端午也就不客气地上了车。
姐弟俩挤坐在副驾驶座上。瑞午就问:“王进哥,你这是从哪儿出车回来的?”王进说:“我去省城送设备,应该是昨晚回来,路上下大雨,道不好走,耽搁了。正好厂里在纺织厂买了当抺布的布条纱头,让我顺路带回去。我这是从纺织厂出来回厂里。”布条纱头?端午一听便来了兴致。上辈子,她妈先前就是纺织厂的技术员,她的一个远房表亲就是靠买进纺织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残废纱头为原料,经再加工制得再生棉发家致富的。她知道,现在是1975年夏天,尽管对于一个00后,她对自己穿越来的这个时代事情知之甚少,但她也知道,再过一年,这一世的社会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真正能做点儿挣钱儿的事情,那也要等到一年后,甚至更长时间。
当下,她是先得弄到钱,把一大家子养活才行。想到这儿,她问王进:“王进哥,纺织厂的废纱布头怎么卖的?你能买到么?”“当然能啊。哎,端午,你要那些东西干什么?”王进疑惑地问。“我想做点东西,换点钱买粮。”面对王进,端午也不掩饰。王进太知道端午家的情况了,闻言,他想起了师傅,不由心中一酸。但还是答道:“一大麻袋6毛钱,我能买到。你啥时要。”端午听了心下一喜,说:“王哥,再等等,我要买时找你成吗?”“行啊。”王进满口答应。“那我现在能问你要点儿废纱布条吗?”端午又问。“能啊,那有啥不能的,这东西又不值钱。一会儿下车我给你一捆。”王进满不在乎地说。
快到机械厂家属大院门口时,姐弟俩下了车,下车的时候,王进跳上车厢,解开了其中一个大麻袋,从里边掏出两大捆碎布条给端午,端午高高兴兴的接了。夏至拿两个包子留在车上要给王进当晚饭吃。许家现在的情形王进如何肯要,死活又将包子塞来回到夏至手里,推推搡搡后,跳上车便开跑了。
姐弟俩回到家时,就见大雪在下屋的灶台前烧火煮菜粥,菜是后院小菜园里自家种的小青菜,大雪已洗净切好,放在铝盆里等玉米碴子煮熟后再下锅。端午瞄了一眼灶上煮粥的铁锅,米少的都能照见人影了。大雪神色暗淡、表情呆滞,端午明白,她这是愁呀。
夏至尽管有些兴奋,但他还是双手抱着罩着外衣的包子、馒头,用征求的眼神看着端午,端午扯出一丝狡黠的笑,眼睛眨了眨,点了点头。夏至立即就眉眼弯弯,将书包里的和衣服罩着的装着包子馒头的网兜全拿了出来,放到大雪眼前的灶台上,大雪见了,一下惊愣得张大了嘴,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还不待她反应过来,端午也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装馒头的网兜,同时笑着把九十斤粮票和二十块钱也放在了灶台上,说:“姐,给你。”见到钱和粮票,大雪条件反射地忙将钱和粮票小心拿起,赶紧离开灶台口,手都在抖,颤声说:“小心火呀!你,你们哪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