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2)
什么所有人都要一起行动,而不是只靠其中身体素质更好的三人的原因。不说在发挥惯性定律的作用时,直到高塔下.身体都一动不动这不可能,毕竟高塔到现在还没影儿呢,就是一不小心停下后,如果只靠一个人走,这就不是人干的活。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搞!
但是身体素质之间毕竟存在差异,为了尽量不被落下太多,所以走路这活只能她多做一些。
孟为鱼抬头看一眼林姐的背影,无奈地呼出一口白雾,然后继续抬脚,继续“吭哧吭哧”。
距离开始的时间已经不短,然而回头一看,不知道走了有没有两千米,就连速度最快的周见山和徐洲,也只比他们多个一两百米。
至今还没看到高塔,而与之相对是快要见底的体力,太累了,热量快速消耗而且没有补充。只是走了几步,孟为鱼便能把底下的黑黢黢无视,当身体有了其他更强烈的渴求,恐惧也不值一提了。
低头看一眼——22:00:00,不知不觉,原来已经两个小时了。
*
两个小时之前,在第一个人摔倒之后,大家的尝试便纷纷开始了,在自家包括左右一连串让人提心吊胆的“砰砰砰”中,孟为鱼第n次扶起起步就摔倒的林姐,看了眼前方,“这样下去不行,分组吧。”
“先出发,一边走一边练……”
“我跟小孟一组!”
屁股都顾不上揉,刚才还神色怏怏的林姐瞬间精神一振,小心打量着孟为鱼的脸色道:“小孟啊,我觉得我好像会了,来来来,咱们再试试!”
孟为鱼:“……”林姐“好像”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
余光看了眼周见山,王菁开口道:“我想……”
徐洲:“那我跟小周一组吧。”
王菁:“……跟赵师兄一组。”
不得不说,这样的分组是最均衡的,虽然占不到什么优势,但至少可以保证每个人都不被落下。于是被选择的两个都没有意见,周见山是确实没意见,而赵一磊……王菁转头看着仍然不在状态的赵一磊,内心十分惆怅。
墨菲定律里没有人死……可是完全丧失了自己意识的人,也能叫做活着吗?一阵鸡皮疙瘩窜上手臂,王菁猛地揉了揉胳膊,不敢再想下去了。
“赵师兄,我先推你吧。”
见赵一磊点点头,王菁绕到他背后去,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好,还能交流。
于是六人团队就这样分成三组,一起朝看不见的终点……
“砰砰!”刚起步,林姐和赵一磊就齐齐放倒。
孟为鱼&王菁:“……”
“加油啊小孟。”
狐狸眼勾了勾,转向王菁时又恢复如初:“学妹加油,我们先去探探路。”
说完,周见山便抬步向前方正在滑行的徐洲走去。不适宜行走的“船鞋”在他脚上跟普通的鞋好像没有什么差别,举手投足仍然从容自若,又因冰天雪地的衬托下多了几分攻击性。
这人现在装得真是不走心,孟为鱼不屑地撇嘴,紧随其后,朝着林姐走去,“走了。”
还在原地的的王菁:“……”羡慕这两个字她真是说累了。
就这样,两个小时后,六人的队伍渐渐地变成了三个梯队。第一阶梯,周见山和徐洲,不只是小队中的第一梯队,放眼整个副本也算是最前面的几波人之一,若一直盯着两人便会发现,他们跟最快的团队始终保持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第二阶梯,孟为鱼和林梅,虽然林姐刚开始“失误”连连,好在多次摔打之后总算慢慢掌握了技巧,在孟为鱼的放水和督促下,两人渐渐地赶了上去,现在几乎处于大部队正中间的位置。
第三阶梯,王菁和赵一磊,两人开始是赵一磊的协调拖后腿,后面变成了王菁的体力拖后腿,总之渐渐就成了团队中的尾巴,距离第二梯队大概也是一两百米,距离大部队的尾巴更近一些。
而不知道是不是团队副本的原因,大部队虽然分成了三个阶梯,彼此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差的太远,头部跟尾部最远相距不过五六百米。
倒计时——20:15:30
保持这样的队形又是将近两个小时后,林姐终于扛不住了。
阳光照在冰面上眼睛疼,长久保持一个姿势膝盖疼,风吹得脸疼鼻子疼,还有跌倒的时候屁股疼。又一次摔倒后,林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大口一大口白雾把脸遮盖住,鬓角都染着湿气:“小、小孟啊,真、真不行了,歇会……一小会,啊?”
哎呀妈呀,这么一说话,她胸口也疼得要命!
轮到步行的孟为鱼一点点赶上来,看着彻底放弃表情管理的林姐,也狠狠喘了一口气。一开始滑行的乐趣早就消失,感受着气管一阵猛烈的刺痛,她点了点头:“行,歇歇吧。”
坐到林姐旁边,孟为鱼看着昏暗的天色和越发暗沉的冰面,忍不住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