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性好,没烦恼
书记官没有行程,兼职助理没有课,便是兑现诺言的时间。
只是撞上年末,这个时间并不好凑。
但娜塔莉不是没老师就学不成的那种学生。相反,“老师”这个角色对于娜塔莉来说,更像会说话的百科书分装版,需要时,主动翻阅,不需要时,供在书架上(讲台上或者办公室里),表面态度给足,但也只有表面功夫。
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时,她也不急躁。如果遇到这样的困难就自乱阵脚,恐怕连纯靠自学准备的入学考试也无法通过吧。
娜塔莉会将问题仔细地记在专门的问题集上,连着提出问题的原因、无法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并自己的思考一起记录,在书记官承诺的辅导课上一口气解决。
她看书快、理解得也快,其实忘得更快。
没有能直接将知识点刻印在大脑里的虚空系统,为了方便时时翻阅,娜塔莉只好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第一次见识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时,学姐结结实实地惊到了。
对此,娜塔莉的解释是:忘性好,没烦恼。
收获了学姐极力忍笑勉强挤出的奇怪眼神。但也就忍了那么三四秒吧,就笑着把可爱学妹的头发揉得一团乱——娜塔莉一年中有三百六十天都是散发,很容易乱,不过手指梳两下就基本整齐了,些许凌乱反而能增添自然感。
了解内情后,学姐便经常搜罗各种款式尺寸的笔记本送给她。知道学妹脾性的她,也会顺带将相应的摊位与商贩介绍给她,以便她自己购买。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娜塔莉的笔记系统越发成熟壮观,饶是惯于与各种纸页打交道的艾尔海森,初次见到她笔记全貌时,也小小震惊了一把。
与其说是笔记,不如说是课本的精华浓缩。直接装订成册卖给那些企图临时抱佛脚、两小时速通某某课程的学生们,一定会有很好的销量。
娜塔莉的笔记,单从外表看,像任何本册一样,但从中间打开,向两侧各摊开三次,上下各摊开两次,便成了比书记官办公桌还大的单层平铺版。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和她自己的思考补充,以思维导图的格式记录在上面,详略得当,谁看都要叹一句豁然开朗。
艾尔海森知道他的助理对待学习和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但他也只在工作方面有所指点,并未直观地经历她的学习过程。
娜塔莉在这方面确实拥有慧根,特别是交流效率上。她有主见,善于思考,提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解答,真正热爱钻研的学者,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学生。这样看来,她现在的那个导师反倒配不上如此的才能。
其德行也配不上娜塔莉同组的学长学姐。
艾尔海森暗自思索着调查来的信息。
那位导师的手脚不算很干净,从她的品性和以往事迹来看,早晚要出问题。好在小组三人已经开始提防了,省得他多费口舌。
似乎所有身负天资的人,都有其古怪之处。
和她闪耀之处相呼应的,她的劣势也在思维和表达上。
娜塔莉总是提一些刁钻的问题。以一种近乎顶嘴或抬杠的方式。
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似恼人的问题,每一个都能填补知识漏洞,值得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或许,善于发现逻辑漏洞,乐于寻求解法,正是她处事周密的缘由。
美中不足的是,越是有挑战性的难题,越是力图做到最好,反倒是面对那些基础的、重复的、简单的问题,总是犯一些粗心大意的小毛病。
追求十全十美未免太贪婪了些。所以艾尔海森面对这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总是十分大度。
辅导娜塔莉时常常需要短时间高强度的思辨,是对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完成一场授课后,艾尔海森几乎看不进去任何一个字,只想坐下来放空大脑安静地喝杯茶,或者干脆当场下班,一起去吃饭。
随着两人交集增加,共同出行的次数直线上升。一起下班——吃饭——散步逛街或者各回各家,艾尔海森几乎都要习惯这样的生活了,娜塔莉却毫无征兆地将节奏打断了。
娜塔莉被疑似罐装知识走私犯盯上的第二天,两人回到教令院,那天下午,娜塔莉向外传了一次小纸条。那时艾尔海森还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晚上下班后照常和她并肩行走,直到在教令院门口碰见了娜塔莉的学姐。
本和他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的女孩,毫不犹豫地奔向学姐,亲昵地挽住对方的胳膊,向他宣布道:今天起学姐来接她下班。
虽然睡了一晚后,理智已经盖过恐惧了,但她也只敢在教令院建筑内部放松精神,出了教令院后依然不敢孤身行走。和艾尔海森一起很有安全感没错,但他的住所离宿舍区实在有些距离,不如和同住寝室的学姐一起走,更有保障。
艾尔海森当时没说什么,干脆地点头了。
只是接下来几天格外沉默,各种表单的驳回率上升不少,就连同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