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217(二更)
/br> 至于会不会犯蠢这种问题…… 就像董卓在身处凉州的时候尚且理智果敢,进了洛阳城后也会为权力所腐化一样,这实在是一个对任人都不好下定论的话。 但怎么说呢,对能购买到乐平月报的河东世家来说,从乔琰和袁绍分出个高下来,总还是不难的。 更况,乔琰她只有十八岁! 光是凭借着这个年龄,和她入得朝堂上得战场的文武本事,已足够让人在她身上再加诸一个砝码。 正因为这种抉择,听闻乔琰回返并州,盘算着她应当已经将琐事都料理妥当后,卫觊这个和并州系好的,便被他们丢出来做了个代表。 这位举手投足间依然令人见之忘俗的青年,朝着乔琰礼致意后说道:“觊先向君侯贺喜。董贼被君侯铲除于长安,此为汉复兴在望之象。如今司隶先下三郡,不知君侯意欲时收复余下四郡?” 似乎是怕被误解为催促进兵,他又补充了一句:“当年洛阳民众渡黄河之日,君侯曾与我在河边,指浮桥而道,此为民望乐平,今日河东之民亦然。” 听到卫觊忽然说到了这件旧事,乔琰不由笑道:“河东之民如今不够民乐事,郡内太平?” 卫觊回道:“君侯,这时候又必跟我打哑谜呢?” 到底是此乐平还是彼乐平,乔琰不会听不出他话的意思。 想到促成他当机立断前来并州的消息,卫觊心越发有把握。 戏志说卫觊是来做王匡对照组的,这话说得还真错。 河东世家骤闻王匡举动,简直要喜出望外。 同样是姓王,他们河东的这位太守什么存在感,为他们所拿捏,那位河内的王匡太守就要能蹦跶得多了。 但跳有跳的好处。 在袁绍借粮这件事上为袁绍叫屈,得罪乔琰,岂不是更能在对比之下,显得他们这些人识时务得很! 天下真是有这样的好人了! 卫觊的目光在桌案上的竹简上一扫而。 现如今因乐平侯纸的发渐多,即便不在并州,多官员所的也已不是竹简。 但王匡既然要表达对乔琰的不满,自然不能使以乐平侯为名的纸张,而是改了竹简。 这种特殊的书信载体,让卫觊纵然看到竹简上的内容,也不难根据王匡送出公文同时对外散播开的消息,确认这便是那位王太守发出的声讨文书。 他面色越发从容地说道:“河东世家对君侯取之地喜闻乐见,也对并州军入驻河东,愿再箪食壶浆相迎之举。” 此话言外之意便是,他们既已将立场选定,也需要乔琰出一个确的权属回复。 “入驻河东之事倒是不急,”乔琰摆了摆手。“但我有意在刘幽州入后重新举荐一位河东太守,你以为如?”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卫觊还不由心一紧,听到后半句他又松了一口气,“不知君侯属意的人是?” 乔琰回道:“前汉孝元皇帝时期,有一位司隶校尉以执法严格、刚直不阿闻名,名为诸葛丰,此人之后裔居于琅琊,传至如今有兄弟二人,兄长诸葛珪,昔为兖州泰山郡丞,惜乎早亡,弟为诸葛玄,昔为刘表故吏,与亡兄子嗣具来我并州。” “我看,诸葛玄有先祖之风,倒是当得起这个河东郡太守。” 诸葛玄? 卫觊原本寄希望于乔琰能将麾下的心腹派出哪一个来,加强他们和并州之间的联。 骤然听到诸葛玄这个相对陌的名字,他还愣住了片刻。 但一品味乔琰话的意思,卫觊又不得不承认,诸葛玄实是个再合适不的人选。 卫觊并不知道乔琰的目标和真正志向。 可哪怕只是出于莫要功高盖主、稍退一步的想法,在河东郡的地界上举荐一个与她联较的角色,也是有必要的。 而诸葛玄先祖曾为司隶校尉,又因于刚直而遭到免职的履历,又可为此事增添一桩美谈。 再若考虑到诸葛玄的子侄辈是人,这就更好理解了。 卫觊的二弟也在乐平书院内。 在往来于并州和河东之前的信件提到诸葛亮的名字,言及他因棉籽分离机器的发而得到了乔琰的看重,此时俨然是当做第二代下属之的重点对象来培养的。 那诸葛玄作为诸葛亮的叔叔,其立场也不言而喻了。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