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痕(七)
= 第二十三章 =
那温文儒雅的面容伴随着声声远去的“迟迟”,连带清晰不过一瞬的轮廓,逐渐混进那点点升起的萤火虫之中;
最终被无底的黑,所吞噬。
幕布落下,点点星光扑灭。
虞懿行下意识向着面前的小小公子伸出手去,却有刺目的白光自他身后,倏然四射而出。
周身在瞬间被吞噬,漫天银白疼得她只能抬手遮眼,无奈向后退去。
梦境消散,逐渐转醒。
睁开眼的她,重归这梦魇般的三年。
不知何时,枕面已被眼泪打湿了一大块。
虞懿行在鞠衣担忧的目光下,重新闭上了眼睛。
泪珠顺着眼角被挤出眼眶,转醒前的画面直穿胸膛,在日日年年的打磨下,吹毛利刃。
鞠衣站在床边,几番欲言又止,最后看了眼外头的天色,一咬牙,还是开了口,
“小姐,您已经睡了两天一夜了。”
确认了手上的整洁,鞠衣手背覆上虞懿行的额头,在感受到正常的温度后,松出一大口气,
“三皇子妃那儿来的请帖,您忘了?”
三皇子妃,刘昌荣,当朝宰相嫡女。
是外人眼中,恭王世子曾释青的青梅竹马,亦是自二人幼时起,便被旁人凑为天造地设一对的才子佳人。
那一年,恭王回京,当今陛下为其一家风光操办洗尘宴;
也是在那一场宴会中,宰相的“绝”联被重新提及。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被曾释青给一语对上。
在旁人见风转舵的声声恭维中,刘昌荣不服气地站了出来。
就这样,整场宴会的后半段,都在二人你来我往、毫不相让的“斗法”中度过。
最后,是在帝后相视一笑下,巧妙收场。
至此,年岁渐长的二人常能于各种场合见上面;
不过,却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些针锋相对,有的只是彼此欣赏的志同道合。
那年城外清明,阴雨绵绵下,被打湿了的纸砚笔墨里;
一年一度中秋赏灯庙会中,高挂城楼的灯谜之冠;
或是宫内举办的各类宴会中,世家子弟们消磨时光的笔墨纸砚——
是屡夺第一、佳作高挂的曾释青,一次次身形坦荡地走至刘昌荣的面前;
是大庭广众之下,二人毫无芥蒂的相视一笑;
是恭王世子向着宰相嫡女递去的那一个个“彩头”。
后来,西边开战,曾释青自请带着粮草援军前去支援,却阴差阳错地感染上了爆发的疫症。
恭王世子命悬一线的消息传出没多久,那所谓“命不久矣”之人已威风凛凛、高坐马上,风光回京。
不过,回京没多久,仍是大病一场。
为此,城内百姓们还因担心此病乃带回的疫症,而恐慌了好一场。
日子也就在这么一日日中,无声息地过。
寒冬破冰,初春嫩芽,渐渐地,迎来蝉鸣,拥抱暑热。
再令人将这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放在一起讨论时,已是两道赐婚圣旨接连砸落后。
镇国将军惨死战场,遗孤被召唤回京,一道赐婚圣旨,送往虞家长女与恭王世子;
而另一道,则是在那独冠后宫的贵妃娘娘生辰宴上,由皇帝当场、亲口,给三皇子与宰相嫡女赐去。
* * *
木轮碾过青石砖地,缓缓向着三皇子府邸驶去。
收到来自刘昌荣的请帖时,虞懿行也很是惊讶。
毕竟在外人看来,这两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子之间,总是有“曾释青”那么一层不知该如何摆放的位置在那儿。
虞懿行却满心好奇。
是对人,也是对路过的市集。
听着外头繁闹的动静,她忍不住偷偷掀开布帘一角,还未来得及看清外头的光景,就被鞠衣急忙将视线隔绝。
“小姐,您身子还未好。”
鞠衣一副长辈说教的姿态,看得虞懿行忍俊不禁。
“现下就别想着出门乱跑了,届时小少爷回来,您啊,有的是机会——”
鞠衣说完,本提不起劲儿的虞懿行立刻被点上了神采。
那一封令虞懿行爱不释手、从塞北飞鸽而来的家书,正是出自得胜回朝,不日便要达京的虞嘉言之手。
一时期待涌起,连着时间,都因欢欣而走得飞快。
马车很快便达到三皇子府。
府内下人恭顺有礼,将虞懿行带路至别有洞天的王府后花园处,便止步告退。
还未进门,就听里头隐隐传来热闹的交谈声。
越往里走,越是清晰,男声女声混合,听得鞠衣担忧地吊起了一颗心。
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