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文坛领袖
才这一项上来,她这个“女宰相”,绝对没有辜负世的评价。 【倘若说武则天期上官婉儿还是一个献言献策之,唐中宗李显之,她俨然已是“一之下,万之上”的内相,唐宗中所有的诏令,都出上官婉儿其手。可以见,一旦她有任何建议便可第一间被帝王采纳,不知不觉间她已攀爬到距离山顶最近的地方,一言便可影响天下!】 【就在这,意外发生了。上官婉儿最大的靠山唐中宗李显,即位五年后突然驾崩。鲜出炉的韦太后企图效仿武则天女主临朝,其嫡女安乐主亦以皇太女居。站在同女性的立场上,她有这样的志向值得鼓励,遗憾的是,她没有武则天的能力,面对的敌偏偏不一般。】 【前面曾经提到过,大唐王朝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统艺能,那就是流血政变!】 【一场神龙之变将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掀翻下台,而女帝的效仿者、本欲成第二位女帝的韦后,又迎来了唐隆之变。】 【——面对李隆基和太平主这对战力爆棚的姑侄组合,韦后母女最终败下阵来,就连李显之死都被栽到了她头上!】 【当李隆基气势汹汹杀入宫中,在数次变故中都站对了队的上官婉儿再一次出选择,她带着起草的唐中宗遗诏出现在李隆基面前,以示己绝非韦氏一党——】 水镜之中,泛黄的遗诏缓缓铺开,遗诏内容出现在所有面前,无非就是唐中宗李显幼子继位,而韦氏太后摄政云云……内容无甚出奇,与大部分甚至相差不大,唯一的不同在于最后一条——相王辅政! 【相王李旦何也?李隆基之父,曾经一度登临帝位又主动退位于武则天,也是李隆基和太平主联手发动政变的旗帜物。在上官婉儿起草的遗诏中令相王辅政,显然说明她并不是韦皇后的!】 【出乎上官婉儿意料的是,李隆基完全不曾接受她的卖好,毫不留情地杀了她。】 水镜之中,上官婉儿的身影倒了下去,那喷溅而出的鲜血仿佛也染红了镜面。 上官婉儿本呆呆地望着这一幕。 在此之前,她完全没有到,己的生命竟然会终结在临淄王李隆基的手中。 事实上,要不是仙提前透露天机,又有谁能到李隆基居然能够当上天子? 平行空,汉高后吕雉冷哼一声。 她不信李隆基不出上官婉儿的真实立场,之所以杀了上官婉儿,无非便是要杜绝女子涉政,重收回权柄罢了。上官婉儿不是他的心腹,他也信不过上官婉儿。 从这上,他的魄力还不如唐中宗! 而汉高祖刘邦却发现了一个意不到的角度,他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叹:“韦后、安乐主、上官婉儿、还有那太平主……如此的巾帼物都倒在他手中,莫非这李隆基是她的克星不成?” 这,一声长叹,在水镜中响起。 【一代巾帼女相,就这般香消玉损!】 【后来的史书上,固然称赞她的才学,却对她的格大加诋毁,将上官婉儿描述成私生活不堪、会玩弄权柄的不堪之徒……总而言之,她的死罪有应得。】 【直到一千年后,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出土,被歪曲的事实才终于得以澄清——】 【墓志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中宗李显企图立安乐主皇太女,上官婉儿极力劝阻,泣血极谏,一次比一次激烈,从请辞昭容之位,到落发出家,到最后几乎饮鸩而死,才令唐宗宗李显打消念头。】 【——这样的她,又怎会是韦后一党?】 古旧的墓碑出现在水镜中,伴随着密密麻麻的碑文,将当年真相展现于世前。 然而,讨论碑文和上官婉儿之刚烈的居然是少数,大数的注意力都跑偏了。 “……立安乐主皇太女?” “……唐中宗李显是疯了吗?” ——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老古板。 “……朕有一个女儿,与其将皇位交到侄儿手中,女儿似乎也可以培养?” ——这是极少数被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表现所打动,突然对女儿有了信心的皇帝。 “我虽女儿身,哪里不如家中的猪兄狗弟?恨吾父不唐中宗!” ——这是那些志向高远心有不甘的女子。 就连女帝武则天都忍不住轻“咦”一声。 ……这小子,于母不孝,却不失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