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笼
第二章
朝臣们方下早朝,从宣政殿鱼贯而出。
抬头忽见一佳人站在廊下,梳朝云近香髻,身着锦绣宫装,碧色长裙曳地,身姿窈窕,亭亭玉立,似在殿外等候许久,众臣以为是哪位后宫妃嫔新贵在此,一时不敢上前冒犯。
苏清宴闻声抬眸,朝诸位大臣行了个礼。
待诸人看清,吃惊之余皆忙拾礼数。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苏清宴浅浅一笑,清媚动人,令朝臣们不敢直视。
临照王至皇城养病不过数月,苏清宴在新府邸也只待了短暂几日,便马不停蹄奔赴纪国,宫中朝臣与郡主皆是素未谋面,如今御前一瞧,方觉这位将门之后的清宴郡主容貌绝色,若与大宋当朝素有倾国之名的二公主———宋锦芙相较,亦难分上下伯仲。
“老臣晏知行,见过郡主。”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从人群走出。
“近来,临照王身子可安?如今老臣看郡主也领兵打仗,横刀立马,甚是威风,当真感慨虎父无犬子,巾帼不让须眉,郡主颇有当年临照王的风范啊!”晏知行言语真切,像是无限感慨。
太子太傅晏知行早年便与临照王相熟,后苏长陵病辞军务,移居封地,两人已是多年未见,此刻见旧友独女在此,眉眼生有三分相似,不禁感叹岁月匆匆,物是人非。
“晏太傅过誉,武将保家卫国乃身膺之责,清宴只是尽其所能,且此战非一人之力能胜,宋纪两国将士们联手齐心,功不可没。”
苏清宴浅施一礼,面上有温和笑意,“爹的身子尚且安好,劳晏太傅挂怀,他日若有机会,晏太傅可要来王府一叙才是。”
“好,好。”晏知行抚了抚长须,缓缓点头,半是遗憾半是感叹道:“临照王真是好福气啊。”
“传,清宴郡主觐见!”大内副总管太监温思齐从殿内跨出,手中拂尘一扬,几步上前,毕恭毕敬:“陛下已在偏殿等候,郡主,请随奴才来。”
苏清宴颔首,遂回身与诸朝臣温言道辞,言行大方得体,待人谦逊有礼,让人顿觉亲切,颇有好感。
·
“参见陛下。”苏清宴行至殿内,伏地三叩首,行了君臣跪拜大礼。
“朕也有数月未见清宴郡主,此前你领兵支援纪国立下大功,在这无需拘礼。”宋承帝坐于殿内正座,他微微抬手,声音清亮端肃,却又不失威严。
“行臣礼是清宴身为陛下臣子的本分,清宴不敢僭越。”苏清宴低眉垂首,语气温瑾。
宋承帝闻得此言,温和地笑了笑,“快请起,来人,赐座。”
“谢陛下。”
“此战大捷,我大宋得以与纪国结缔友好盟约,朕心甚慰。”
纪国地处位置优渥,背靠千雪山天堑,内陆水草丰美,人杰地灵,数百年间孕育出许多才子佳人,风流名士,更余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
可纪国的新国君上任不到两年,崇文黩武现象比从前更甚,以致于国内朝廷不稳,民间乱像频生。
羌国趁机进犯,狼骑兵竟轻易切入纪国咽喉城池,长驱直入,纪国国君震惊无奈之下,只得向宋国求盟援助。
苏清宴不卑不亢:“陛下体恤纪国人民,愿派宋兵千里援助,解纪国之困境,是为仁君明举。清宴荣得陛下委任,奉旨领兵,此役得以遏制羌军进犯的脚步,是为两国将士浴血奋战之成果,清宴万幸,不负皇命所托。”
“不愧是铁骨铮铮的临照王之后,郡主亦是宋国的好儿女。”宋承帝夸赞道。
“陛下抬举,清宴在纪国征战数月,挂念病重至亲,前些日子在军中闻得爹病情渐愈的喜讯,深觉圣上宽仁,不仅为王府一家安置府邸,更是指派了御医细心看顾,皇恩浩荡,清宴感念于心,必时刻铭记。”
宋承帝听完沉吟片刻,叹道:“临照王是我宋国功臣,又是皇亲国戚,朕自是挂心,若是得空,朕会亲自去王府瞧瞧他。”
“陛下挂怀,是临照王府之幸也。”
宋承帝微微颔首,他示意一旁的温思齐从准备已久的锦盒中取出圣旨,“苏清宴,你是本国郡主,又是临照王的独女,身份贵重,如今替父上阵领兵,首战立功,更不负朕昔日所托重任。”
“今,朕特赐你二字封号,是为‘照霜’,以示嘉奖。”
国君亲赐封号乃是无上殊荣,大宋当朝郡主里更无一人拥有。
忽而数道荣宠加身,苏清宴却心中一凛,她忙从座上起身,神色愈发肃穆恭顺。
苏清宴跪地垂首,将双手高高托举,稳稳当当地接过面前那道沉甸甸的封赏圣旨。
年少时一战成名,得圣上宠信,是多少人艳羡的机遇。
可她却觉如履薄冰,各中的苦楚与彷徨,又能与谁道?
而今,苏清宴身处皇城中心,临照王府上下皆负皇恩,阿爹也再不能弯弓射箭,戍边杀敌,昔日那些还在亲人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