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唐红 > 第737章 稻

第737章 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殿下言之有理,臣愿意为大唐做出一些取舍,留在长安城。”

安兴贵在下意识的吞了一口唾沫以后,语气生硬的说。

李元吉连‘凉州出身的将校最认可他‘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他再不识好歹,那李元吉就该问他是不是要效彷李艺了。

李艺可是刚刚被朝廷诛灭,一应家卷也被捉拿回了长安。

如今虽然还没有宣判,可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李艺的家卷下场不可能会好。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在教坊司看到李艺的夫人,以及一众姬妾,还有女儿们了。

他没有李艺那种野心,自然不希望妻女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好,很好,安卿果然是我大唐的肱骨。”

李元吉满意的点着头称赞。

安兴贵直呼不敢。

随后君臣二人喝着茶说起了闲话,说的是相当投缘,笑声不断,一直到傍晚的时候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安兴贵离宫以后,李元吉立马命舍人院草拟圣旨,赐了安兴贵一座大宅子,一处别院,并赐了城外的一处庄子,供安兴贵及其家卷在长安城内生根落户。

安兴贵回到临时下榻的地方以后,也没敢闲着,立马找来了儿子安元寿,让其回凉州去接老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一部分族人。

君贤臣明,凉州的问题就这么春风化雨般的解决了。

虽然凉州的兵马依然掌控在安氏手里,但却从能征善战的安兴贵手里转移到了能力一般的安修仁手里。

此外,安兴贵在家卷,以及一部分族人到了长安城以后,很识趣的将凉州的很多重要的官职都交出来了。

于是乎,薛收就成了陇右道大都督府的长史,于志宁、徐师谟等人就成了陇右道各州的刺史。

韩良去了代州,虞世南去了岚州,褚亮去了新收复的半个云州,褚遂良被留下,成了史馆内的一员。

而史馆内的众多学士,也正是由马周接管。

总而言之,李世民党和李建成党,还有一部分李渊党,都被分配到了各地充任刺史,去牧守一方。

朝堂也彻底成了雍王党的一言堂。

在此期间,除了李纲四人的位置没有变化之外,其他人的位置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王圭和魏徵彻底成为了御史台的一二把手,彻底成为了两头恶狼。

在他们的弹劾下,有近三十多位官员受到了大小不一的惩罚。

安兴贵、李靖、苏定方、谢叔方、罗士信、侯君集等人开始展露头角,开始接替一部分皇族,成为了军方的代表,在朝堂上发言。

凌敬、马周、任瑰等人也开始展露头角。

任瑰在被调回长安城以后,立马赢得了李纲的欣赏,将其要到了自己身边,给自己充任了一个副手。

凌敬则跟在裴矩身后,等着接裴矩的班。

也就是萧瑀和陈叔达的年龄还不算太大,不然马周和蔡允恭二人估计要跑到他们身后,等着接他们的班了。

总而言之,在李艺和安兴贵这两个地方上的土皇帝伏诛和俯首以后,朝堂上就没人敢造次了,纷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而这个命运,就是李元吉。

“殿下啊,您确定这里的稻米一年两熟,并且能够推广?”

八月的天气,依旧燥热,李元吉穿着一件极薄的轻纱,坐在牙席上,听着任瑰的质问。

发掘水稻,推广水稻,这是李元吉在近期发现朝臣们似乎很闲的时候,想出来的策略。

原以为制定的五年计划足以让朝野上下的所有官员忙碌的,可等到计划开始彻底的推行起来以后,他发现,朝臣们不仅没有以前忙,反而比以前还闲。

于是乎他就决定再给朝臣们加一加担子。

发掘水稻,推广水稻,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做,也必须做的事情。

历史上,满清就是凭借着这一条国策,成功的养活了数万万百姓。

康熙也是凭借着这一条国策,成为了圣贤明君。

可以说,就是康熙定下的这一条国策为满清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使得满清昌盛了三代,也使得乾隆有了各重作的底气。

不然,就乾隆那个作法,别说是康乾盛世了,能维持着满清的江山在他手里不倒都是个问题。

所以,发掘水稻和推广水稻的事情,必须做,而且还得好好的做。

“你来回答……”

面对着任瑰的质疑,李元吉并没有亲自作答,而是示意特地被招来的冯智戴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