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径山书院
闷咋滴上京赶考竟然连路费都没有。 这么个穷酸书生,现在仔细一想,心有体会。 第一次科考高中还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不中的话,人家不仅不再借与你,还要找你讨债。 虽然他是个现代人的灵魂,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一没金戒指,二又不怎么赚钱,只能想一辙是是辙。 若是凑巧想到一个赚钱的行当,倒是不错,向婴儿车。 只不过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没有商标这一说,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搞垄断,所以人家一见你赚钱,就纷纷模仿? 有技术难度的还好些,像婴儿车这种简单的拼装,熟练的木匠拆解两遍就会了。 清贫之家的书生,面对如此大的开支,如何承担得起? 这样的消息,让凌云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科考,晋升之道被世家死死所把持。 就这书费,十里八乡的村民谁负担得起? 他是幸运的,找到一名先生初步蒙学,还是因为村里有位老童生。 换作其他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更别说一些贫瘠之地。 可以想象,径山书院如此昂贵的学费,里面求学的学子非富即贵。 凌云感叹,世道就是如此不公。 农民没钱,想要蒙学也只能去一些次等的私塾,比如他就是。 若想再进一步,接触到上等的教育,几乎不可能,他是个例外。 然而身为世家子弟,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享受他们这种求而不得的资源。 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感慨万千,凌云思来想去,内心还是比较偏向径山书院。 县里离他家比较远,做牛车这样一个多时辰。 如果选择两个私塾其中一个,他每天都得早起坐牛车到县里。 且不说时间上赶不赶得及,就是来得及,也不见得他家里人会放心他一个人来上学。 专门派一个人跟着他来?显然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 在县里租个房子? 可当他们俩找到私塾附近询问房价时,顿时没了这方面的想法。 而且私塾教学怕是后劲不足,毕竟再厉害也只是个秀才,比不上书院,那可是有大儒坐镇的地儿。 但若是进了书院,七两银子,再加上住宿费200文,吃饭也要另算,十两银子一下子就舍去一大半。 加上其他纸墨笔砚,十两银子怕是不够。 不过这件事并不是他个人能决定,凌大仁也做不了主。 古代一家之主的威严不容小视,即便这钱是通过他想出来赚到的。 但若是凌大山不同意,他就算闹翻了天也改变不了。 回到家后,吃完晚饭,凌大山当众开了会,商讨凌云读书的事情。 这样的场合,女人是没有发言权的,梁氏倒也有一定发言权,只是没有决定权。 凌大山粗糙的手掌,摸了摸凌云细软的头发,脑海里浮现乖孙儿这段时间的种种表现,多么聪明的孩子。 他们凌家祖上还未出过读书人哩,若是他这一代能读出个秀才来。 不仅他脸上有光,对于凌家也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足已写进族谱。 此次大会他是没有发言权的,不像平常,他可以凭借自己年幼发表自己的建议。 凌大山手指不停的敲着餐桌,“噔噔噔”的声音,拨动他的心弦,凌大山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忐忑不安的他。 祥和道,“四郎,你可有想法?” 见到凌大山询问自己,他略微顿了顿,“今日孙儿曾打听到书院一月开设小考一次,第一名可得一两银子,且放假前还会开设一次大考,第一名可得三两银子。” 说完,凌云就安静站在一边不在讲话。 本来犹豫不决的凌大山,听到书院竟然每月都有考试奖励,两眼发光,轻轻拍了拍凌云的肩膀。 笑呵呵道,“好,乖孙儿好样的。” 余下的人看着这爷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很是疑惑。 刚刚还愁眉苦脸的凌大山,怎么这会有眉头舒展,喜笑颜开了呢? “我决定送孙儿到书院去学习。”凌大山郑重其事道,言语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的威信。 凌大仁张了张嘴,被凌大山瞥了一眼,立马闭嘴。 一听到要送他去径山书院,凌云如释重负。 毕竟如果去私塾,凌云实在是不想每天早早起床坐牛车。 若是每日让他来回坐牛车,一个星期下来,怕不是要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