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萧门一
大概是四天前的一个下午,我正在「丰邑坊」的林家汤饼铺子里打着瞌睡。
「丰邑坊」位于长安城朱雀大街西侧,紧邻着郭城,南街西出直通「延平门」,归长安县管辖。我家的铺子,就坐落在「丰邑坊」东侧,一进坊门右手边第二家便是。
我家有两个老头子,老大叫林兆生,平日里替坊正做事,料理些坊内的杂务,夜里还时常跟随金吾卫巡街;老二叫林万顷,就是这家汤饼铺子的老板。
其实,你只要不傻就一定会问,一个人怎么可能有两个老子呢?答案很简单,这两个人都不是我的亲爹。他们只是我的养父。至于,我的亲爹到底是谁,我母亲到死都讳莫如深,不肯吐露半个字。
我家所在的「丰邑坊」,距离长安城「西市」不远。
在长安,「西市」的繁华是要胜于「东市」的。一方面,那些公卿显贵大多住在长安城东部,而他们的府邸周边一般禁止商人居住,于是这些商人便跑到了西边去住,也就促成了「西市」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来自「丝绸之路」的胡商基本都聚集在「西市」,而几乎不进入「东市」,受其影响,来自中原、江南的客商也大都选在「西市」交易,使得这里人口稠密,往来不绝。
由于「西市」胡商聚集,使得这里附近的几座坊内也时常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他们或初到此地,看着周围前所未见的繁华景象,眼神里装着兴奋与惶恐;他们也可能即将远行,同样怀揣着惶恐与兴奋,策马扬鞭,头也不回地踏上通往西域的茫茫旅程。
那天,午后的微风摇晃着树叶,吹得我困意正浓。这个时候,原本没什么生意,也正因为如此,二爹才放心将店交给我照看,自己一个人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我正要睡着,两个操着奇怪口音的男子把我吵醒了。
“哎,有吃的么?”
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看见人家在睡觉么!
但对方似乎以为我没听懂,便夹着嗓子,努力以一种更为接近官话的口音问道:“哎,敢问有吃食么啊?”
此时,我的困意全销,腾地坐了起来,正要发作,见对面站着两个男子,一老一少,都留着奇怪的发型,脑袋周围扎着一圈小辫。
“敢问,有吃的卖么?”
那老头又问了一遍,脸上风尘仆仆,表情很是诚恳,不像是在故意找茬。我此刻也早已恢复了理智,哪有开门做生意却抱怨客人上门的道理,于是连忙挤出一张笑脸,招呼二人道:“有,有有有——”
不过,我做饭的手艺着实有限,费了半天劲,只能勉强弄出两碗汤饼,配上几个馍馍。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饿了,呼啦呼啦地吃着,全然没有顾及到口味。
“你们是外国人吧,”我学着二爹的口气与他们搭讪,“从哪里来?”
年轻男子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狼吞虎咽;老者倒是不拒绝与我说话,但或许是碍于口音,只勉强说了三个字:“渤海国。”
我一听是渤海国,知道那是东边很远的地方,顿时觉得他们二人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没有死在半路上,属实太不容易。
“那很远呐!”我随口说道。
突然,我想起一件事,立刻钻回后厨,翻箱倒柜起来。少顷,我搬了一个小坛出来。盖子甫一打开,一股酸甜辛辣的气味顿时直冲鼻腔。
“这是我爹学人做的泡菜,你们尝尝吧。”
二人闻言,早已按捺不住,立刻拿勺子去舀坛子里的泡菜。随着一块酸萝卜入口,发出咔地一声脆响,老者的双眼竟然当场流下泪来:“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个味道!”他一边吃一边哭,一边不住地重复这句话,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几块泡菜下肚,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交谈之中,我终于断断续续地得知,这二人是远渡关山,从东边的渤海国来到长安的。至于,他们此行的目的。说出来吓我一跳。
原来,二人之中的年轻人,正是渤海国现任国王的二王子,名叫萧门一。老者则是他的仆人,名叫老栓。前不久,渤海国王正式向大唐皇帝臣服,为表诚意,特将自己的二儿子送来长安“接受教化”。所谓接受教化,是个人都知道,就是来当人质的了。
数日前,二人跟随本国商队进入长安城。萧门一到鸿胪寺报到,被安排去当了宿卫。不过,由于是初来乍到,还不能进入宫禁当值,于是只得先编入金吾卫旗下的街使序列,负责巡查街面,将来视其表现,再酌情提拔。
自古以来,到别国当人质,就等于宝珠扔进了泥沙,从此蒙尘受苦,只能自求多福了。别看你在本国是个王子什么的,到了别国,可能连个普通人都不如。近日来,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这主仆二人的身体先后抱恙,已经有好几顿没有正常吃喝了。
听了他们一番诉苦,我不禁有些同情这个萧门一了。好端端的一个王子,竟不远万里跑到长安来给人看大街,这该是多倒霉啊!
“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