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永乐大帝宝剑
看到这一幕,李墨就知道眼前的这柄剑来历非凡。前面看到的剑中有清朝的,也有明朝的,但是都没有眼前这柄的显得珍贵。 “你喜欢这柄剑?” 那个年轻人走到李墨身边,从墙上取下那柄剑。 “这柄剑是我十年前在欧洲时从一个古玩市场买回来的,当时花了差不多十一万元,你觉得怎么样?” “十一万元?” 李墨觉得这人运气也非常好,这可是个大漏啊。 “我当时觉得这柄剑的工艺比较精致就动了买下的念头,不过我不懂剑,只是老爷子喜欢剑。这柄剑带了一点西域元素,比较特别,老爷子就将之悬挂在了书房墙上。你看中这柄剑,就拿去吧。” 年轻人双手捧剑递到李墨跟前。 “不可,不可,这柄剑我万万不能收,我重新选择一柄剑。” 李墨连忙摆手拒绝,开玩笑,这柄剑绝对是国宝中的珍品,比乾隆爷的那对金瓯永固杯都要来的珍贵。 年轻人狐疑的看了眼手中的剑:“这剑有什么说法吗?” “娃子,这边坐下。” 李墨走到老人旁边,屁股半坐在沙发上。 “说说看,这柄剑很特别吗?” 年轻人将长剑放在茶几上,示意李墨仔细的鉴定一下。 李墨点点头,拿起长剑仔细的看起来,他越看越觉得好像哪本书籍中有过相关记载,他曾经阅读过。 整柄剑剑身长900毫米左右,重约2.5斤。剑格的动物是佛教的瑞兽‘琼’,这个‘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狮子的意思。在西域文化中,狮子乃是雪山凶兽,但也是守护雪域的保护神。 瑞兽琼的双眼镶嵌着猫眼石,两头为一只身在火焰中的龙,剑柄的原材料是铁,并装饰很多不规则的火焰纹,以此来增加摩擦力。 剑鞘外侧的图案源自西域佛教,其为木制,但表面也覆盖着皮革和鎏金铁片。这柄剑整体充满了华夏文化特色,每一个细节都雕刻的极为用心。 拔出剑,剑身散发寒芒。整体保养的非常好,剑身无一丝锈迹,剑鞘无明显损坏。 李墨陷入沉思,他在回忆曾经在哪本书籍中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对了,是在流失海外国宝名录这本书中,这柄剑还排在前一百名内。但有点不对呀,如果是那柄剑的话现在应该收藏在大英皇家军械博物馆中,而且是被当做镇馆之宝的。 李墨想了下眼睛陡然闪过几缕金芒,他再次确认下,脸上露出惊喜。 “果然是那柄宝剑。” 因为李墨一直在沉默,所以其他人也没有打扰,现在他陡然说出这句话就知道他已经知道这柄剑的来历。 “娃子,说说它。” 老人靠在沙发背上,等着他解释。 “老爷子,这是史上明朝永乐大帝宝剑。” 谷钓 “永乐大帝朱棣的宝剑?”老人身体微微前倾,有点惊讶,有点意外。这柄剑他也看过很多次,只是觉的有西域文化元素在里面,感觉比较稀奇,所以才有资格留在书房中,从来没敢和明朝永乐大帝联系起来。 李墨肯定的点点头说道:“此剑大约铸于十五世纪初,由明朝皇家兵器工坊精心打造,是永乐大帝赐给西域活佛的礼物。明朝灭亡后,这柄剑也成为了清朝皇室的藏品。直到清末八国联军进入京都,将此宝剑掠夺到海外。” 书房中的几個人听的都大感意外,这柄悬挂了十年的宝剑居然是流失海外的国宝明朝永乐大帝宝剑。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大英皇家军械博物馆曾经花了八万英镑购入了这柄剑,被当成镇馆之宝收藏。现在看来,大英皇家军械博物馆购买的那柄剑应该是仿品,真正的永乐大帝宝剑在这里。” 李墨轻轻抚摸着剑身,真是好剑。 “小墨,你确定吗?那个什么军械博物馆应该不会连仿品都鉴定不出来吧?”诗老有点担心,这小子不会得意忘形,胡说八道吧。 “外公,我可以百分之百的保证,这柄剑才是永乐大帝宝剑真身。至于大英皇家军械博物馆中的那柄镇国宝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没看到过所以给不出答案。” “不过我有个猜想,清朝乾隆时期,国力达到最巅峰,乾隆爷喜欢仿造前人的各种精品,比宋朝和明朝的瓷器。后来他还让造办处花了十年时间,消耗上千万两白银定制了一批宝刀,他还有一柄生平最为喜爱的宝剑叫九龙宝剑,连归天后都用九龙宝剑陪葬,可以猜想到他对宝剑的独爱。” “所以我猜想,永乐大帝宝剑被清朝皇室收藏后,以乾隆爷视金银如粪土的性格,说不定真有可能让造办处也仿造一柄这样的宝剑。如果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