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给他一个舞台
来自四九城的两位专家,和赵主任等人分头落座。 等到秘书小廖端来热茶,赵主任便开门见山的问:“王同志、甄同志啊,以你们的判断来看,那个叫罗旋的知青,真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特殊能力吗?” “这个...目前根据我们掌握的现有资料来看,是很难对此下定论的。” 甑同志行事风格很严谨。 尤其是对于什么“特异功能”、这种无法用现有科学理论去解释的东西。 他的做事风格是大胆猜测、小心论证,但绝不会轻易下结论。 只见甑同志不疾不徐的回道:“就拿罗旋同志,修建拦洪坝这件事情,来具体讨论吧。” “有一些人,可能是由于他从小生长的环境,无法为他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因此这种性格的人,在他长大之后,无论是他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还是身居高位,他每时每刻都会保持着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 那股如影随形的危机意识,已经铭刻在他的骨子里,渗透在他的血液当中。 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甑同志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王同志,随后开口道:“这是上次荣威县有关部门,给我发来的《关于罗旋同志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的协查回复函》,赵主任您看看吧!” 在这份协查回执上,荣威县有关部门详细介绍了罗旋,他从小的生活环境。 包括...但不仅限于罗旋同志的家庭组成情况、经济条件,以及罗旋在家里,受他父母重视程度的情况。 赵主任快速浏览完文件,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原来,这个罗旋同志,小时候是靠抠黄鳝捉泥鳅,养活自己啊? 那可真不容易... 咦?这家伙几年之内,就靠弄点黄鳝泥鳅、卖点当地的枇杷鱼、野蘑孤,不但能够养活他自己,而且还能供罗旋他自己上学? 嘶...罗旋居然还盖了新房子?这...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啊!” 甑同志微微一笑:“关于这件事情,我还发了专电去荣威县,仔细询问了一下这个枇杷鱼的价格、还有罗旋靠卖野蘑孤之类的,究竟能赚多少钱?” 赵主任饶有兴趣的问:“荣威县那边怎么说?” 甑同志回道:“那种枇杷鱼,是荣威县的特产,数量很稀少。由于传说这种鱼对男性很有作用,所以价格也挺高。 据荣威县的同志调查之后,在急件里回复我说:当年,罗旋似乎独占了这种稀有鱼类的捕捉、贩卖环节...所以,他那时候能够快速积累下一笔钱,这也是能够说得通的。” 赵主任皱眉:“得出这个论断的证据呢? 要知道,暴利之下,必有胆大妄为之人,敢于铤而走险。他罗旋赤手空拳,凭什么能够独占这个资源?” 甑同志摇摇头:“证据?证据就是罗旋离开荣威县之后,市面上就再也见不到这种枇杷鱼的踪迹了。 从这一点上就能证明:罗旋在荣威县,市面上就能够买到这种稀有鱼类。 反过来,罗旋不在荣威县的时候,市面上就买不到枇杷鱼。这就能够充分的说明,枇杷鱼和罗旋同志联系很紧密、两者之间有一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纽带关系。” 甑同志微微一笑:“至于说,罗旋凭什么能够独占这种资源?当时,我也曾经有这种疑问,因此我还打电话过去询问过。 那边的同志回复说,罗旋这小子胆子大、路子野,他有出货的渠道; 二来呢,供这种鱼类栖息的山谷位于一个人迹罕至、一般人找不到的地方。 而能够找到那条山谷的人,又未必能够进得去。 只因为那一带已经属于自然保护区,通常不会允许社会人员随意进入...据说,那边有专人把守路口,24小时值守。 除此之外,自然保护区内还有狼群出没...如此一来,也就没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涉足那一带了。” 赵主任听罢,稍微沉吟了一下。 随后点头说道:“能够独占某一种珍稀资源,然后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起一笔财富?这倒解释的通,罗旋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年之中,就具备盖房的实力这件事情了。 呵呵,这些地方上的小事情,我们没必要去了解、更不会去掺和...哪个山头上都有地头蛇,哪条沟里也有过江龙。 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伙,谅他们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来。” 甑同志苦笑一声:“所以,我综合罗旋同志的成长经历去分析之后。 目前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