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国宴
马车一路慢行,经过逼仄狭窄的郢都街巷,因年岁久远,有些颠簸。
刚才那来自中原的少女,让他想起一位旧友来。
行了两刻,马车停了,阿度忙去给他拿凳踩。春寒之中,巫乐阵阵,香烟缭绕的楚王宫近在眼前。
王宫内外开阔,前半部朝堂气宇轩昂,后面的宫室则是陆续营建了数百年的高堂邃宇,层台累榭。
“公子,进去吧,时候不早了。”阿度打断了望舒的沉思,在他准备进去之时,突然听得阿度恨恨地骂道:“这贱人,还敢来赴宴?”
望舒扭头一看,恰巧是那位旧友,晦气得他转身就想躲回家。
来人一袭小云纹及地织银鹅黄色直裾袍,头戴高冠,腰间挂了一组杂佩。衣饰虽不名贵,也不尽合身,却显得他身形修长,潇洒俊逸,与几年前读书时的模样大有不同。
这位风流少年,正是先生三闾大夫屈原门下的大弟子,宋玉。
宋玉本是先生从中原饥民中收养来的孩子。先生见他肯读书,又聪慧,便倾囊相授,希望他成为一代王佐之臣。望舒父亲与先生私交甚好,因此两个孩子儿时同吃同住,一同进学,宛如亲兄弟一般。
先生被逐出郢都,父亲下狱的那日,望舒跑遍大街小巷,疯了一样地四处求情。二人在鄢陵君门前相遇时,宋玉不顾他哀求,甩开他的手,头也不回地跑开,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消息。
后来,望舒等来一封不咸不淡的绝交书,原来这人拍拍屁股,去害死父亲的上官大夫府上高就了。
望舒几步赶上他,“唰”地抽出剑来,宝剑削铁如泥,寒光一闪,便将宋玉的冠缨挑断了。过去三年他幽居不出,苦练剑术,今日一定要手刃这背叛先生的小人。
宋玉只顾躲闪,来不及扶住摇摇欲坠的高冠,“咣当”一声,那断了缨的冠掉在地上,白玉簪子也碎掉了。他精心整理过的头发变得散乱不堪。
“公子,国法不可在宫门前与人私斗!”阿度一把抱住望舒,把他往后拉。
宋玉一手握着头发,默默俯身捡起冠和碎玉片,不理愤怒的望舒,独自朝宫门走去。
“宋玉,你给我站住!”望舒大叫一声,宋玉才缓缓止步,握着头发,转过身来淡漠地看着他。随后又继续前行。
他甩开阿度,再次提剑追上去。
“侄儿,你和这些乡巴佬计较什么!”远远听得一声呼唤,望舒转过头,来人正是令尹[1]子兰,当今国君的弟弟。三年前父亲下狱的时候,他也曾在国君面前说过几句好话,父亲才得以从监狱里放出来。
望舒忙行礼道:“见过叔叔。”
“病好了,就不要老是挂念从前的事,改天我带你去云梦泽射大雁。”子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如今宫里侍卫多有空缺,你若有意,我便举荐你。”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茅门[2]。
内宫的甬道幽深而漫长,因着常年累月的潮湿,那石壁也染成了青色。今日雅宴,甬道上走着一簇簇华丽的衣衫。
他走得飞快,衣袂飞扬间,想到自己儿时随父亲进宫,探望归宁的表姨母时,这里也是如此,丛丛的锦绣衣衫就像是那些在松树下绽开的彩色槲寄生。
宴厅的门高而阔,仿佛是天宫的门一样。室内阳光极好,他提着衣摆走进去,竟有些飘飘之感。
席首上坐着三个面目模糊的人,望舒向他们叩拜道:“臣乐尹大夫望舒拜见王上,拜见王后,拜见秦太后。”
国君坐直了身子,扬声道:“你病了快三年,如今可痊愈了?”
“承蒙王上记挂,不敢不好。”他答道。
“乐官新编了《湘夫人》的曲,寡人总是觉得不顺耳,罢席后你且去帮着改改。”
望舒心下一冷,这《湘夫人》原是先生为乡间迎神歌重新编的曲。如今先生不复在位,流放蛮荒,竟连他的乐曲也听不入耳,急于换新吗?
“怎么,你不愿意?”楚王追问道。
“臣愿效犬马之劳。”他深深拜下去,脸几乎要贴到地上,声音难受地传出来。
“看着望舒的模样,我也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同诸位兄弟姊妹在一起,其乐融融。”秦太后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望舒,又看向楚王,笑道。
“姐姐春秋正盛,秦国多要倚仗你和穰侯,不比他们小辈打打闹闹来得有趣。”楚王奉承一番,又向着望舒道:“快入坐,开席就差你了。”
望舒整理裙摆,缓缓起身。他入座后,环顾四周,发现除却席首的三位,左边依次是大公子及其姬妾,束发之年的二公子,令尹子兰,年迈的司马昭氏与其长孙鄢陵君,寿陵君景氏、长子长媳,上官大夫一家,州侯唐氏一族几人,他自己和屈氏的族亲。
右边则坐了秦太后的亲眷属官,数位年幼的公主和她们的乳母,既而是几个新贵。宋玉已经重新打理好衣冠,谦卑地跪在上官大夫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