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把酒话桑麻
这都五月了,天也热起来了,也是时候该沉下心去读书了。 通过原主的记忆,许怀谦知道,这里的科举是,童生考秀才,一年一考,秀才考举人,三年一考,也称秋闱,举人考进士则是在考中举人的第二年开考,也称春闱,要是春闱落榜,就得再等三年再考。 古人找份国企工作还真是不容易,得三年又三年,才能混上个编制。 不过考上秀才、举人也跟有编制差不多了。 许怀谦算了算,原主是十四岁考上童生的,到今年十七岁,正好是一个大比之年,要是他能在今年八月考上秀才,三年后就能去考举人了,反之他要是一连几次考不中,可能得等个五六年才能去秋闱。 这样一算,他时间不多了。 而且他不能直接到点去考试,考试前还要先报名,报名需要亲供、互结、具结等等资料。 亲供好说,就是他的年龄、姓名、籍贯、以及父祖三代的名讳履历的一份保单,确保不是奴籍、商籍、艺伎,戏子等流就行。 但是这互结和具结可就不好说了,互结得需要同考的五人做担保,以防代考、帮考、作弊,一旦发现五人皆要连坐,具结则是需要一位廪生认可他们的资料都属实,才能开具保结。 一个县城同考的五人找找,总能找到相互担保的,但廪生可就不好找了。 廪生是由一个县城参加过秀才考试并且在考试中获取了优异成绩的才能叫廪生,一般一个县城只有五到十名,大县则有十到二十名,像他们糜山县这种小地方能有五六个都不错了。 他还得差人去打听去年的岁试,被录取为廪生的有那几位才行。 这就是住在村里的不便之处了,外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村里是一点消息也听不见,尤其是这个村子里还没什么读书人,想要知道点读书人的消息,更是难上加难。 “实在不行就去找夫子吧。”许怀谦翻了翻书,想到原主先前考童生都是由桃李村的老童生章既明章夫子一手包办的,他提些礼去,让他再帮他想想这互结和具结的事,应该不是太难。 心里把这些事都给理顺了,许怀谦这才沉浸在书本中。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他得把这些书都给熟读吃透才行。 许怀谦在家苦读,孵化室里的事,都交给了陈小妹,一间屋四千多颗种蛋,全是她在翻。 没办法,谁叫许怀谦说大话。 ——说什么修房子剩的钱全都给我换成种蛋。 打地基、买泥胚、房梁、屋顶,以及砌炕,一共下来才花三两银子。 这三两银子还是因为在南方砌炕的师傅不好找,陈烈酒花了五百文才找来一个会的,砌了一间大通铺的炕,光是底下的灶膛都有五个,不可谓不宽敞。 剩下的二两银子,陈烈酒就果真按照许怀谦的吩咐,全部换成了种蛋。 有了火炕,保温效果然比用棉被和汤婆子靠谱多了,夜里只需要把灶膛封死,再关上门窗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比起以前还得起夜看看棉被里的汤婆子和牛肚水囊有没有凉方便多了。 但有了炕,也不是万事俱全,起码保湿效果就做不到以前还能抱到屋外晒晒太阳那般轻松了。 这随时注意炕上的温度,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早晚各翻一次,太干了还得在墙上洒洒水,维持屋内的湿度。 反正一天可有得忙了。 陈小妹也是痛并快乐,每天满头大汗地在孵化室里忙上忙下,还好有王婉婉帮着她。 这日,自觉自己已经把书背得差不多了的许怀谦,正坐在屋里默书。 这科举不仅要考试帖诗、经论、律赋、策论还有默经。 这些天许怀谦试过了,除了试帖诗不行,其他的他都还可以,勉勉强强能看,好歹也是读过九年义务教育,做过几本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上过四年大学,刷过两年题库,当过五年公务员的人。 别的什么不太会,这做题和社会经验都不差。 就是这作诗—— 让他背诗还行,让他做诗,他怎么做? 鸭鸭鸭。 结队叫嘎嘎。 争相下绿水。 尖嘴戏鱼虾。 一看就粗制滥造,比人家鹅鹅鹅差远了。 所以他还是勤能补拙,以长补短,争取把后面这几项做好,诗词一项就随他去吧。 偏科也不丢人。 他正写着,陈小妹拿了根点燃的蜡烛和鸡蛋蹦蹦跳跳地走了进来,兴奋道:“二哥,二哥,能看到小鸡崽了,你看?” 许怀谦放下笔接过她手里的蜡烛和鸡蛋照着看了一下,果然鸡蛋里已经冒出小鸡的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