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一中的休假安排一向依照严格的数学逻辑,以十一假期为例,一贯的方式是高一休五天,高二休四天,高三休三天。随着递减的休息日,离高考的距离也日益缩短。这种做法毫无疑问让本应毫无负担的休息也带上一种偷闲的负罪感,让难得的假期也覆上一层阴霾。
夏思源的十一假期过得确实不算舒心,不过并不是因为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作业和悬在头上的学业压力,而是最后一次进入迷宫时的阴云至今仍未在她心头散去。
平心而论,她和罗辰没有过什么交情,如果仅是听闻这件事,她大可以像李梓萱一样,发出一声出于同情的叹息。可当她确实亲身经历了此事,亲眼看到罗辰躺在她面前,想要将这一页揭过便不再那么容易。
更糟糕的是,她既无从确认是否是自己的选择带来了最终的结局,也不能向任何人诉说此事。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夏思源在一个秋日的下午走出门。
午后的阳光给这座她熟悉的沉闷小城增添了不少光彩,不少摊贩趁着假期在路边叫卖。被大人牵在手里的孩子,一不留神便脱开束缚,迈着摇摇晃晃的步伐奔跑着。
夏思源看到了孩子手里的气球飞上蓝天,后面拖着的绳子从大人跳起来去抓的指缝中溜走,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
这些画面让夏思源心里感到一阵温暖,甚至短暂忘却了令她郁结的事由。可下意识地,她的脚步依然在向一个熟悉的方向走去。等夏思源意识过来时,澍河青翠色的水波已经出现了在她眼前。
上一次来到澍河不过是一周之前,可夏思源的心境已在这短短几天内转变了太多。几次进出迷宫的经历似乎将她的时间拉长了,如今走在澍河岸边,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自夏思源读初中以来,澍河沿岸就一直在修建市民公园,如今已扩建有几公里远。河岸上植满了各季花木,临水的小径和岸上的自行车道上游人如织。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夏思源一人的落寞就更加无处可藏。
她漫无目的地继续向前走,不远处便出现了一座横在河面上的桥。
夏思源生活的这座小城,经由澍河分成河东和河西两个部分。河西是大部分居民区和商圈所在地,河东则是经济开发区。
尽管随着城市的外扩,最早的功能分区已经不再那么准确。但由于老城人的生活圈已经被固定在河西,尽管河东的高层公寓也一栋栋地建起来,却依然没有人将河东放到与河西相匹配的地位上。
最好的学校在河西,最好的医院在河西,最繁华的商业街、最豪华的住区都在河西。尽管随着市政建设,有些设施早已慢慢脱离了市中心,来到城市的边缘上,老城人说起河两岸的差别时,依然带着一种贵族式的口吻。
而串联了河东和河西两个世界的,就是眼前的澍河桥。
其实联通两岸的桥有两座,只不过另一座远在城南近郊,自然不在老城人的讨论范围内。大家所说的这座澍河桥,就在距离夏思源小学不远的地方。她从小每天上学放学,或是在河边散步时,总能看到这座桥。
澍河桥桥身完全由混凝土筑成,由于历史悠久,桥墩十分厚重,带有明显的几十年前的工业气质,与如今时兴的轻巧结构完全不同。
虽然小城人口不算多,但桥上从早到晚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载满人的公交车、老人接送孩子的电动三轮、工人的濒临报废年限的箱型货车,各式各样的车辆来往于澍河桥几经修补的桥面上,接受着两岸行人的检阅,穿梭在河东的开发区和河西已显疲态的老城中间。
在沿河的步行道路修好之后,来滨水公园散步的市民无需再担忧被澍河桥上来往的车流冲散,而可以直接从桥下的步道穿行。尽管如此,由于桥身在其下遮阴出的巨大阴影,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在这里停留。
此刻,夏思源来到了澍河桥脚下,以桥下的阴影为界,小女孩飞扬的裙角、五颜六色的花绳、野餐垫上的花纹都随着阳光一起消失了。桥面下的隐秘空间成了整个公园的死角。
再往前走,夏思源才注意到桥下的长凳上还孤零零地坐着一个人。她只觉得那个身影有些眼熟,走近了才发现那人正是李梦琼。
自罗辰的事被众人知晓后,这还是夏思源第一次遇见李梦琼。可以想见,这几天不论是因为众人对她的态度,还是她内心的煎熬,她的日子一定不算好过。
所以,即便夏思源和她谈不上认识,也不想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走过去或者转身离去,可贸然上去搭话似乎也有些欠妥。夏思源正犹豫不决,李梦琼的视线却已经看了过来。
虽然两人此前没说过话,但毕竟是同级的学生,彼此间多少有些了解。在这种环境下相遇,两人都微笑了一下,夏思源随后朝着长凳的方向走了过去。
“你是夏思源吧?”李梦琼开口道。她的声音十分柔和,音尾有点粘稠,听起来多少带些忧郁。
“你知道我?”夏思源有些奇怪。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