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王下黎寨情
的建议很满意,这才稍感安慰。想到一行几人午饭还没吃,檀公虽说要晚上安排宴请,可现在离晚饭还有些时间,不如先到山寨的集市买些食物吃,也顺便带大家体验一下这里的民俗风情。于是对檀公说道:我想带他们到咱们山寨的集市上去转一转,顺便买点东西,关于祠堂和围墙的事我们晚上再细谈。檀公说:也好,就让阿山带你们一起去吧。过山龙说“不用,也不远,这里哪有我不知道的地方,你们都有事要忙,我们还是自己随便走走。过山龙说完几人离开祠堂,檀公想到阿山要为晚上的宴席去做准备,见过山龙推辞也就没说什么。
这时众人也都感到饿了,沿着小路转个弯就是山寨,一个不长的小路,两边紧密地排着低矮的船形茅草房。这房梁和立柱用料都是优质良材,和昨晚他们住的房子比起来略有不同,虽说做工有些粗糙,但房子却很有地方特色,体现出与别处不一样的山寨风情。黄师木一路走过,看到好多房子的大门竟都是用黄花梨木做的,包括窗户。黎民都喜爱居住在靠山有树的地方,这是因为黎家人自古以来就对大自然的山川林木及风雷水火有着极高的敬畏之心。他们崇拜山林,尊敬长辈,敬奉祖先。黎寨人有一句民间谚语:“天上怕雷公,人间怕禁公,地下怕祖公”,就是这种敬畏之心的最好体现。这漫山遍野的良材佳木,为他们建造房屋就地取材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黄花梨木喜欢向阳的平地或山坡上生长,这山寨在选址上正是适合了这一点。在房前院内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黄花梨大树,这散生的黄花梨树不同于“花梨湾”成片生长的树。这里树杈较多,枝繁叶茂,有着极大的树冠,在自己的院子里形成一片树荫,可以遮挡头上火辣的太阳强光,山风吹过,整个山寨都弥漫着黄花梨的清香。
黎寨集市规模不大,除了品种繁多的山林特产外,更多的是黎家手工艺品,也有农产品拿来互相交换的。在他们自己眼里看这些都是普通物品,而相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却是新奇稀罕的珍品,看得众人眼花缭乱。仙枝的目光被黎族织锦吸引住了,黎锦主要是以棉线为主,以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而王下地区的黎民更是创造出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其经线多采用扎染法,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染色后拆去纱线,即出现蓝地白花的图案,再将彩色纬线织进。
看到这品种繁多的黎锦,直让人目不暇接,大开了眼界。它不似五彩斑斓的苏州丝绸,只是以蓝白相交的印染为主,品种也较为单一,多为妇女统裙、上衣、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黎锦上图案也很有特点,多以身边常见的动物飞禽类为主,有马、鹿、斑鸠、青蛙、孔雀等;也有植物类的,如竹、稻、花卉。自然形态的有河水、白云、星辰和几何图形,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仙枝看着有些爱不释手,但一想还要再走很多山路,带着东西也不方便,就放下了手中的头巾。这时紫霖猜到了她心思,就劝说道:这些黎锦确实很别致,这一路行来在别处也都没有见过。我们这一离开也不再回来,这又不是什么笨重难以携带的东西,如果错过了也很遗憾。仙枝听了紫霖的话,心里也确实喜欢,就选了九块有婚礼图、丰收欢乐图、吉祥平安图的头巾买了下来。头巾图案中所描绘的是黎族婚嫁习俗中的迎亲、送亲以及送彩礼和拜堂等活动场面。其中有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整个画布场面开阔,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黄师木看到这品种繁多、工精艺巧的“黎锦”、“黎饰”,高兴的说:这黎家妇女的纺织工艺真不逊于江南的丝绸。这时,过山龙说道:就是江南的松江、苏杭一带的棉纺织技术也是当年的黄道婆从这里学去的。过山龙说的这些事,除了仙枝知晓外,其他人包括黄师木也都不清楚这段历史。见仙枝一副从容的样子,众人一脸愕然,都不清楚这些事。看大家有些将信将疑,仙枝为让大家都知道这一历史,并了解黎族先人创造的灿烂文化,就鼓励过山龙说:请山龙大哥给我们大家讲讲这段历史。仙枝热情的劝说,激起了过山龙作为本土人士的自豪感,这段历史他不仅一次的听黎家老人讲过,所以记得也扎实。
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黄道婆,自幼家境贫困,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百般虐待和打骂。一次黄道婆被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她半夜悄悄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融合黎、汉两族纺织技术的长处。她在黎族地区生活了近三十年,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于是她在元朝元贞年间从崖州又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乌泥泾。当时植棉业虽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黄道婆找来木工师博把要求向他讲解清楚,并画了草图,她和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且操作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