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情(一)
入得了各位的眼?”
不一会儿,底下传出一声回过神的轻笑:“孟三,经你这么问,可就俗了!”
孟三不以为意,腆着脸笑应:“俗不俗的,我也得吃饭不是?毕竟,也不是谁都有杜生那样的好命——笔下描粉黛,家中伴红颜。我这画啊卖得不贵,十两银子刚刚好!”
正说着,一锭银子就被人搁在了桌上。
孟三眼瞧这位客人面生,性格倒很爽快。做生意,最要紧是钱货两清,卖出一幅,他还有下一幅。
然而江宁学着旁人的称呼,当下却摆手笑道:“孟三,我不要你的画,只当做买了你的故事。”
孟三顿了一顿,直起身来,权当遇见了一件稀罕事,笑向众人:“哟,我还是头一回碰上这样的客人。这位公子,要知道,我这儿可不止这一个故事。”
他拿扇子戳了戳桌面,说着拱手行了个礼:“每日申时,就在此地。还望您日后啊——多多捧场!”
引起座下一片哄笑。
听着众宾客的闲聊,江宁回过头又叫了声店小二,顺便问他是否知道这位名家杜仲府上在何处。
小二连连点头:“知道,知道。您可别听这孟三的,他平日里就爱胡诌,卖得画也登不上台面。杜家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杜夫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为城里做了不少好事呢!”
元夕将至,附近的客栈果然四处客满。
依照店小二的指引,一行人沿街穿巷,顺利找到了杜家。
前来开门的是一位老管事。
江宁拿出陆商交给他的书信,不过稍作等待,管事就将他们热情迎了进去。
却说这位杜仲,是昭州赫赫有名的画家。
也因此,当地知府特地提前交代他完成一幅《元夕春景图》,好呈作贺礼,献给来此巡访的大人。
连着两日,杜仲都在闭关作画。
适逢有客来访,杜夫人便派了一位丫鬟领他们先在府内参观。
亭台轩榭,九曲游廊。
远远地,丫鬟指向别院一处竹帘遮蔽之所,芭蕉叶片在窗前舒展。她介绍:
“那儿就是我们姑爷的书斋,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平日里只有夫人可以进去。”
玉竹听了,郑重其事点了点头,仔细瞧上那么几眼,小心翼翼凑上来问:“你们姑爷的画,很有名啊?”
“那是当然!”丫鬟很神气,“千金难求呢。”
经过花园,又见满园的桃花盈盈立枝头,煞是明艳。
丫鬟又道:“我家夫人爱花,更精通以花点茶之道。煮出的茶汤留香而不减茶韵,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成琴听这小丫头一口一句“我家姑爷”、“我家夫人”的,一路听得好生无趣,抬手向别处,忍不住悄悄打起了呵欠;江宁在一旁瞥见,轻移开视线,不着痕迹地扬了扬嘴角。
却说正在成琴兴致索然之时,一行人又步行到了一处院中。
白墙灰瓦的一间平屋,想来因为偏僻,所以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我们姑爷的画室,里头陈列的都是他曾经的画作。平日里我们都不常来,只会定期安排下人打扫。”
丫鬟说着,率先推开门进去。
只见各种卷轴画册率先入眼,色彩精妙而运墨精微;素雅有之,艳丽亦有之。
很快,玉竹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幅画吸引了,悉心凝视,不由驻足问:“这画中画的是谁呢?”
眼前的女子姿容清丽,而姿态端庄,虽在画中,却栩栩如生。螓首蛾眉,跃然纸上。
那小丫鬟闻声回头来一看,方了然道:“那就是我家夫人了。还是我们姑爷早几年前画的,夫人很喜欢,一直挂在房里。前几日才刚叫人拿出来,重新裱褙了放在画室的。”
成琴听着叙述,踱步到画前,扬起头来,倒是同样欣赏起了这位画中美人。
另一边厢。
就在他们方才经过的那片浓荫下的书斋里,杜仲终于执笔起身。
他俯看着眼前这一幅《元夕春景图》,左右端详思量后,才最终满意地放下了笔。
“都说元夕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怎么到了你这儿,反倒比平日里还要难得一见。”
见夫人此时端来一盘茶点,如此嗔怪之言,杜仲听了不由宠溺一笑,开口轻唤道:
“佩兰。”
两人默契相视一笑。
杜夫人放下茶点,走近案前静静欣赏起了这幅刚完成的画作,末了,不禁由衷叹道:“美,真美。”
她转过头来,看向杜仲,柔声道:“杜郎,你知我不爱去那花灯夜市上凑热闹,却喜欢极了你笔下的烟火长街。”
隔着点距离,她留意到近旁几只瓷碟里有一种未用尽的正红之色,只觉色泽明艳有别以往,亮丽而沉稳,遂伸过手去——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