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平倭(六)碧蹄馆余波
官。 这次百官齐心一词,李昖也不能再视而不见,只好准奏,并立刻安排召宋应昌相见。 双方相见,李昖便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需重整军备再战即可,朝鲜虽是受明军援助,但明军也不可如此藐视一国将领,肆意欺辱成何体统!这便如同在藐视寡人和朝鲜朝廷。寡人想,皇上在命令出兵之时,不会也命令到该如此对待朝鲜吧?” 宋应昌站得笔直,口中答道:“殿下,本部堂只听闻李如松遭受敌重兵伏击北撤,却还不知有如此之事,真是万分意外。本部堂会立刻派人问责李如松及涉案将官,绝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请殿下放心。” 李昖嘴角微笑:“既然经略如此说,寡人又怎么会再去计较呢。经略请坐,只是寡人还有一个请求,如今战势良好,各地汇聚而来的朝鲜士卒渐渐增多,所以寡人想将朝鲜军从明军的指挥中独立。如此一来,想必冲突事件也就不会发生,朝鲜军也将在今后与倭寇的战斗中更加士气高昂。” 宋应昌见李昖得寸进尺,小饮一口清茶之后再次起身,拱手道:“多谢殿下赐茶,想必朝鲜军在独立指挥之后定会战力倍增,并将倭寇彻底击溃。既如此,本部堂也可以立刻撤兵辽东,回京复命。 请殿下放心,本部堂会向皇上如实陈奏,就说朝鲜必能坚持到底,将倭寇全部歼灭,而我大明已经尽到宗主国之大义,接下去只要观战助威即可。” 听到此言,朝鲜君臣无不惊愕。李昖大吃一惊,急忙挽留,表示单靠朝鲜自身难以收复国土。宋应昌一脸诧异,问道:“方才殿下不是还说,只要朝鲜军能独立出来,便会更利于战斗么?既然我明军已然成了帮倒忙的,那还不早早回去,留在朝鲜餐风饮雪作甚?” 李昖连连否认,表示自己万无此意,没有大明援军是万万不能击败倭寇的。 宋应昌轻轻一笑,道:“殿下,若有可行之建议,本部堂自然都会接受,但此事实在过于荒谬。朝鲜大臣对受到我大明统一指挥一事一直抱怨不平,本部堂也早有了解。其实说到底,不过是所谓的自尊心受挫,急于找回颜面而已,并非是我明军仗势欺人,要将朝鲜纳入指挥之下,而是将指挥系统有效统一乃是战场决胜之要素之一。 这里本部堂试举一例,蒙古右翼十万铁骑、幅员万里,但自先帝隆庆年间达成朝贡起,便纳入我大明指挥之下,高阁老曾数次指挥其军作战。本部堂可从未听说顺义王在战时要求自行其是,而不听高阁老指挥的咄咄怪事! 十万蒙古铁骑是何等强大之军力,想必殿下与朝鲜众臣心中当有公论,他们都能老老实实在大明指挥下作战,更何况朝鲜军并未具备地区独立作战取胜之能力,却强要享受比顺义王更高的待遇? 若朝鲜果真有如此能力,则一开始就不必向大明请求救援。如果殿下希望朝鲜军独立作战,那就请向我、向朝廷、向皇上展示朝鲜之力量。” 说罢,宋应昌扬长而去,而朝鲜君臣无言以对。 事后不久,李如松得知宋应昌因为明军殴打朝鲜将领一事对朝鲜做出过口头上的问责承诺,因此主动来向宋应昌请罪。 宋应昌这次似乎没有之前好说话,上来就是一顿教训,道:“孤军深入,轻犯敌锋,几致不测,而大将若死,则皇威大损!届时数万将士都将被你牵连治罪,如何歼灭敌寇以复皇命? 你父李宁远用兵有方,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你却如此鲁莽冒进,须得好生反躬自省,不可再有此冒失行动。” 宋应昌知道如果光是批评李如松,以李如松的脾气恐怕未必服气,因此搬出来和他做对比的是其父李成梁。大明朝孝道大似天,你再牛逼,难道还要跟你爹论一论高低?信不信李成梁大耳刮子抽你?于是这样一来,李如松就无话可说了,只能乖乖领训。 但宋应昌接着却又说道:“不过此战也并非一无是处,北军勇猛以令敌寇胆寒,也是在你治下才能有如此战力,换做平常军旅早已伏地请降。 以寡敌众,面对十倍之敌依然能坚守待援,最终击退倭军主力,此事我自会为你请功,而内阁中有高阁老在,自然也不会看不到此战之艰难和你临战之勇气。” 这就是打一棍子给个枣,李如松还能说什么,只能拜谢了。宋应昌是经略,身份贵重,说完这些便先行离开。 但他这一走却出了点情况,此前受到区别对待的南军官兵逮着机会,借此局面对北军冷嘲热讽,发泄对上次报功的不满。 如南将王必迪就公开质问李如松道:“抛弃大军仅率先锋出击,结果陷入重围,倘若主将有个长短,全军必士气大挫,甚至溃退,如此主将不当严惩么?” 其余南军将领如骆尚志、吴惟忠等人也都出言指责,而李如松不加理会,径自离开。祖承训、查大受等北军将领则反过来指责南军目无上官,南北军将领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