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六)亢龙有悔
三权分立,多么“现代”、“先进”的名词呀,可是三权分立就真的那么好吗?让我们看看明代三权分立之下的现实好了。 乍一看,大明这个三权分立的确很妙,内阁制度也异常先进。例如原历史上的嘉隆万三朝,皇帝要么沉迷修道,要么专心造人,要么与外廷赌气不见臣子,可是一点没耽搁三位皇帝掌握天下大权,其在幕后处理朝政也丝毫不慌,政治制度看起来异常平稳。 但是这里就要说一句名言了: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因为相关问题本书前文已经有过各方面论述,这里就只放结论了。代价最明显的有两个方面:一,容易出现宦官乱政;二,必然导致党争愈演愈烈。 宦官乱政这一点,主要看皇帝本人对于宦官乱政的威胁是否重视,理论上只要皇帝想管,明朝的宦官是乱不了政的。 但是必须要注意,尽管大明皇帝理论上有能力控制任何宦官,但有些时候宦官乱政依旧必然产生。如皇帝冲龄即位,对某位或某些宦官有严重的依赖心理,这就极易导致宦官乱政;又如皇帝的君权与文官集团的臣权严重对立之时,皇帝假托宦官之手来压制文官集团,也会导致宦官乱政。 至于“必然导致党争愈演愈烈”,这或许稍微需要分析一下原因。 内阁制度不是真正的宰相制度,内阁首辅也不是真正的宰相。然而从现实政治的需求而言,如果朝廷的行政决策体系之中没有一个文官首领,将会导致两个最直接的后果: 其一,朝廷形成决策的过程拖沓迟缓,并且由于首辅不是宰相,该决策形成之后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有人或许不同意,认为大明的决策虽然不是由“宰相”做出的,但它是由皇帝最终批红决断的啊!怎么,皇帝的权威性还不如你区区宰相不成? 这就是关键所在了——朝廷各级官员口中认可的“权威性”,和他们心中认可的“权威性”,其实是不一样的。 在口头上,任何朝廷官员都会表示“圣明不过皇上”,但其实大家真正信任的永远都是经历过各种风吹浪打,或者多年苦熬上来的文官领袖。 你要问原因?皇帝是靠继承来的,但才干并不能继承,即便先帝再怎么英明神武,今上也可能是个二百五; 文官领袖则不同,即便有些人看似是苦熬资历上位,但其实也依然是在险恶的官场杀出重围的佼佼者——你光会熬资历早就被人顶掉了。能成为文官领袖,意味着你无论如何一定是作对了什么事。 既然如此,同为文官的群臣究竟会更加信任谁的能力,那还用说么?可是结果呢,现在的决议并不一定是文官领袖的意见,而只是皇帝的意见,大家即便嘴上不敢说反对,心里谁不会腹诽一句:此乱命也。 如此,就可以说明为何内阁制会导致朝廷决策的权威性受到打击——这玩意儿不一定是我们文官集团认可的! 其二,在上一条这个前提下,首辅的产生过程更加使得文官集团内斗加剧。 废除宰相制使得文官集团没有了名正言顺的领袖,但一个集体想要团结高效又必须有一个核心存在,那么为了成为这个核心人物,所有人都不得不想尽办法,希图上位。 或许有人要问了,以前的宰相制不也是“一个核心”吗?怎么宰相制下没有“必然党争愈演愈烈”,首辅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假宰相反而会导致“必然党争愈演愈烈”?这就又得说明朝的制度的确很神奇了。 以前历朝历代的宰相怎么来的?皇帝任命。 没错,就这么简单:皇帝任命宰相,宰相驾驭百官,同时对皇帝负责。 这个制度虽然简单,但是责权十分明晰。朕任命你为宰相,你要负责做好XXXX工作,做得好了,朕给赏;做得不好,朕换人。 结果明朝的内阁制度把这个规矩换了,换成什么了?大名鼎鼎的廷推。 后世经常有人夸赞廷推,认为这甚至有了皿煮的范儿,十分先进。这其实就和很多人一说西式皿煮传统就夸雅典皿煮制度一样无知。 雅典的皿煮从来不是全民皿煮,它只是雅典城原住民的皿煮,城中其他几个阶层连R权都没有,谈什么鬼皿煮? 而廷推制度之所以出现,本质上也是因为皇权一刀把相权砍了,文官集团的反抗意志日渐高涨,不得已之下才做出的变通,它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然而这个制度根本上来说就是个畸形怪,因为它导致了文官集团首领的责权由此变得非常不明晰——你这首辅到底是为皇帝站台的,还是为我们文官集团站台的? 教员说过,处理敌我矛盾的首要任务是区分敌我。所以,你这首辅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如果都不明确,那你的地位肯定尴尬。而偏偏廷推制度把这种不明确推到了巅峰:重臣共议,皇帝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