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两人收拾着餐桌,秋文感慨道:“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了。”
“那是,广北地处南方,飘雪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鹅毛大雪了。但相对于南方,我们这里还是比较冷的,又没有暖气,冬天还是比较难熬的。太阳出来了,冬天的阳光最舒服了。”说着,余秒把卧室内的帘子都拉开,让阳光走进来,暖暖。
秋文这才注意到房间里面的墙壁上贴了满满一墙的奖状,指着问道:“这都是你的吗?”
余秒不好意思回道:“墙壁落灰,就作为壁纸用了。”
秋文又指着满床底的纸箱子问道:“这又是什么?”
“哦,就是一些课本、作业本和试卷之类的。”
“可以打开看看吗?”
“当然可以。”
秋文打开写着一年级的纸箱,翻看着,可见刚开始学写字时的笨拙。又打开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纸箱,这时的字迹一笔一划都比较工整。秋文连续看了三个纸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只有数学和语文呢?没有英语、科学、美术和音乐之类的吗?也没有什么课外书?”
“哦,我们小学只有这两门课程,到了初中才有英语,其他的课程都没有,更别提课外书了。我是上了高中,才接触到《读者》、《意林》和《故事会》等青年文摘杂志的。当时每一本都在教室里从头到尾的传阅一遍,轮到最后一位同学,书都翻的破烂不堪了。”
秋文继续翻看其他的纸箱,发现字迹越来越潦草了:“你这字怎么越来越难看了呢?”
“作业太多了,写字就不认真了。别看我的了,看看小哥的吧,比较有趣。”
余秒就把里面的箱子拉了出来,翻开那些搞笑的作业和试卷,一一讲解道:“这是老师让写数字,每个写一页。你看他写“1”就从页头拉到页尾,就这样一列写一个,就写满了一页。这是老师让写文字“一”,他就从左边拉到右边,一行写一个,“二”和“三”也是如此。你再看看他的试卷,不管问题是什么,答案都是随心所欲,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分数都被改的乱七八糟。”
小哥听到屋里的笑声,走了进来:“你们看什么呢,这么开心?”
“没啥,就是翻翻你学生时代的光荣事迹。”
“好汉不提当年勇,别看了,吃饭了。”
大家围坐在饭桌旁,看着桌子上的饭菜,余秒逐个给秋文介绍道:“这个是菜馍,就是菜包子;这个是团子,就跟豆沙包子一样,不过它包的是地瓜;这个是扣碗,跟红烧肉差不多;这个是甜米,就是蒸的糯米加了蜜枣和白糖,跟粽子差不多;这几个炒菜,你应该都认识。还有这个粥是玉米糁子,就是玉米糊糊,冬天喝这个,可暖胃了。都认识了吧,开动吧。”
听着余秒的介绍,秋文点了点头。
在饭桌上,秋文问起小哥和小嫂是怎么相识的,小嫂说是媒人介绍相亲认识的。
吃过早饭,余妈妈让小哥抓一只鸡,说中午炖着吃。
秋文要去帮忙,余秒拦住了,告诉他用不着人抓。
只见小哥拿了一个盆子,倒盖在地面上,用绑了绳子的树枝将盆子支起一个开口,里面撒些小米粒,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愿者上钩。
闲来无事,余秒就打算带着秋文去村里转转。
出了大门,余秒指着自家的外墙根介绍到这是村民的聚集地,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会端着饭菜蹲在这里边吃饭边聊八卦,你现在了解了村里的人为什么喜欢蹲着吃饭了吧。
余秒又指着对面邻居的院子说道:“其实,这两家院墙中间本来有一条小路呢,可以从这里直接走到池塘,那里也是夏天天热时孩子们的玩耍地带。”
“那你们小时都玩什么呢?”
“那玩的可多了,抓石子、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翻花绳、打纸板、打弹珠、摔泥巴和印模子。其中,很多玩具都是我们手工做的,像石子就是用瓦片,把瓦片砸碎,挑选一些适宜大小的碎片,在磨刀石上磨成椭圆形。那时,我们抓石子弄的十根手指头指甲盖周围都是倒刺;毽子也不是现在小孩子玩的鸡毛毽子,是把毛线或塑料绳一根一根的绑在铜板或螺母垫制成的;沙包也是用碎布缝成一个正方体,里面再装上小麦粒或玉米粒。”
秋文听着余秒的回忆,也陷入了回忆之中。
“我记得池塘岸边有一片小树林,有榆树、槐树、桑葚树、枣树,还有一些野果子。春天可以吃榆钱、槐花,夏天吃桑葚,秋天吃柿子,冬天吃酸枣,那里可是孩子们一年四季的美味天堂。我们经常走这条小道,沿着池塘抄近路去学校。可惜,现在过不去了,上学得绕一大圈了。”
两人边走边聊,大多数时候都是余秒在讲,秋文在听。
刚走过三四户人家,就有外出的大爷问:“小秒,这谁啊?男朋友吗?”
“不是,这是我表哥,大妈没和你说吗?”余秒快速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