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四)
暮春时是十六王妃的寿辰,因着前些时日的事,李拓溦焦头烂额,并没有大办特办,只请了些相熟的兄弟与贵夫人,弄得傅蘅很没面子,跑回娘家哭诉了好几日。
宴会当天他只是象征性地给公主府递了请帖,自然不是真的指望李十三这个煞星来,程允棠也没有心情理会,她赶在春日的末尾,与李长訚一起去了京郊踏青。
李长訚的封地很小,又偏僻,但他性子温和,对封地的百姓宽容仁厚,年年用自己微薄的俸禄去救济这些人,他的府邸六年前就说要造个园子了,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建成。
“小望,给,青团。”
他们登上京郊的嵩麓山,山上筑有一间亭台,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松风如林与碧水澄澈的乾熙湖。
李长訚打开带来的食盒,推到程允棠面前。
听到是青团,程允棠微微一愣,见状,李长訚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不知道做得好不好,你尝尝。”
程皇后还在的时候,每年暮春,她都会做许多青团,李长訚有她庇佑,那两年很少受到欺负,他有时出入华阳宫,程皇后会教他做些膳食。
程允棠拿起一块,尝了口发现有熟悉的薄荷味,程皇后做青团时会放两片薄荷,李长訚也记得这个习惯。
她目光黯淡,李长訚有些紧张道:“怎么了……是不是不好吃?”
“不是。”
程允棠摇了摇头,“我只是想起,我已经快十年没有踏进华阳宫了。”
华阳宫从前是她母亲的寝宫,她从小长大的地方,程皇后死后,华阳宫有了新的主人,再也不是她能随意踏足的地方,就算进去,里面的陈设一定大不相同,也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
许多人说李戬多情,这么多年都没有再重新册立皇后,他们鹣鲽情深,相敬如宾,但李戬后宫佳丽三千,他有数不清的女人,数不清的子女,或许午夜梦回时会想起那个陪他征战天下的女子,叹息一声,落几滴微不足道的泪,可是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女人付出了一切,被欺骗,被背叛,她困在宫中耗去一生,男人不过偶尔的感怀,便可以称得上是多情恋旧。
程皇后死了,她只是史书上一个模糊的符号,是皇后,是皇帝的发妻,却不是会用红缨枪的程铮,关于她的一切会逐渐在这世上褪色,程允棠从她无情的父皇身上,明白情深不寿才是这世上最大的谎言。
她笑了一下,道:“十一哥,恐怕这世上,还记得我母后这些小习惯的人,只剩你我了。”
李长訚的神情化开,眉眼满是温和,他忽然握住程允棠的手腕,“小望,娘娘待我好,我记得,你是我的妹妹,我也记得,不会忘。”
在亭中坐了会儿下起了雾蒙蒙的小雨,整个山谷中都充斥着雨后湿润的清香,下山时可以看到泥泞的山路旁生出了许多新鲜的春笋,李长訚伸出手,道:“小望,路滑,我拉着你。”
程允棠点点头,抬手搭在他胳膊上,石阶水未干,二人缓缓走下山,奴仆与马车都在山下等着,然而,临近山路入口,程允棠却发现山脚下停着许多人。
他们大多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程允棠眉心微蹙,脚下步伐加快,“阿檀。”
守在山脚等候的阿檀走上前,沉声道:“殿下,这些都是河南逃亡过来的流民。”
李长訚环视一圈,“从河南逃到京城来的?他们聚集在这儿是要做什么?”
“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往城里跑,往乡下跑就死定了。”程允棠声音冷了几分,“水患看来远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流民都跑到京畿附近了。”
话音落下,道路旁的流民发现二人衣着华丽不俗,有几人大着胆子跑上前来,直直跪下,涕泪满面道:“贵人,求您赏口东西吃吧,小人的孩子快要饿死了,贵人。”
程允棠低头,跪在她脚边的是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她怀中抱着一个看不出年纪的孩子,瘦骨嶙峋,看着比襁褓中的婴儿大不了多少,两颊凹陷,似乎已经昏迷过去。
程允棠连忙转过身,让仆人将马车中的食物端出来,挨个分给周围的流民,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她与李长訚今日只是出游踏青,没带什么食物,勉强分给这些人都不够。
她自己没有去靠近这些人,而是站在马车旁,看着阿檀与其他仆人分发仅有的食物,目光幽幽地从人群中扫过,倏地在一个人身上停留。
他穿得简陋,衣服上有许多补丁,鬓满尘霜,但眉眼浓厉,瞳孔深邃,宛如一汪翻涌的墨云,他垂着头,跟随人群涌动,接过仆人递给他的糕点,却又转身送给最开始跪在马车旁抱着孩子哭泣的妇人。
程允棠看不清他的脸,但总觉得他的眼睛似曾相识。
她刚要再仔细看清楚时,不远处的流民忽然暴动起来。
“乡亲们,你们看她的马车上镶金佩玉,她穿的都是金丝绣成的绫罗绸缎,身上的珠玉金钗哪个不是价值连城,俺们流亡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