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坐,不要急,慢慢讲。”
——“不是我多嘴,外头都把她传成什么样了,不说靳三爷,就是王爷的名声,都要被她牵累了。”
“您说,您虑得是,这个名声的问题是应该重视。”
言子邑突然觉得自己回到了派出所基础工作,被“群众”包围着调解问题,这才是她的土壤,简直是龙入海,虎归山,如鱼得水,瞬间觉得她太不自知了,她这种能力就应该参与在一线宅斗上。
从各处拼凑而来的信息,她了解到靳则聿生母早逝,现如今这个婆母同他的生母有一定的亲戚关系,他这个传说中三弟叫靳则洲,是这个婆母唯一的亲儿子,简单来说就是关系比较复杂。她婆母留了饭,又有话想同她单独说,便提出要送她到两院相隔的角门。
听说昨天晚上靳三爷激情自残,她婆母情绪没发稳定,刚想启口,眼皮子就直翻,她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常碰到这个岁数的阿姨淌眼抹泪,暂时不能言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只有一样东西——一包纸巾。言子邑见婆母手里的一块帕子擦了又擦,于是抽出自己怀里的一条帕子递给她,老人家说了声谢,一路相携着不说话,她走到沿墙的廊下,终于哽咽道,“昨天晚上,洲儿手里握了一个碎瓷瓶,一手的血。”她一边说,一边比着,“洲儿媳妇居然还在那里笑,我都不知道她是何等的心肝肠肺,夫君如此,居然能笑得出来!”说着情绪澎湃起来,又哭了起来,“后头你夫君……则聿来了,让人把他手里的东西夺了,又让院里看笑话的都归置,总算没酿出什么事儿来。他昨日大婚,我这头压不住,搅了你们,今日我如何再以婆母的身份上坐?”
说完试了泪,“你话有些少啊?”
言子邑手指挠了挠脸颊,解释道:“我们言家几辈都是武将,儿媳怕搭错话,反倒被人笑话。”
“洲儿媳妇仗着念过些书,嘴里有几句言语,谁都不放在眼里,我原本……指望着你过来,你是她长嫂,也好时时训诫。”
一听到‘训诫’,言子邑忙摇摇头,这弟媳妇听着是个“辩手”级别的狠角色:“婆母,训诫这个真是有些难为我了,我们言家在洛城,用儿媳爹的话来说,这个打过来,那个打过去,无暇读书,您适才问我平日里读些什么书,我没法答您,因着家里除了父亲喜些诗文,只有二哥读了些书。”
婆母一阵思索,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有着上了年纪人的那种粗糙和暖厚,言子邑比她高了好些,婆母抬头认真道:
“那就多读些书吧。”
言子邑一愣。
她有时候分不清这句是阴阳怪气还是真诚,但是眼前的婆母是真诚的。
她老人家的双眼里此时露出一种复杂的期盼。
简直比她爹妈希望她努力考上大学还要殷切。
正不知如何答应,前头对上一双目光,婆母的步子住下了,言子邑的步子也停了下来。
秦管事等在角门边上,言子邑总算看清了他,宽肩、窄腰、沿着面颊是两道长窄胡须。
婆母说了一句不耽搁她理事,便回身告辞,可见这院与院之间隔着的可不是一扇角门这么简单。
管事见到她虽行礼,但面上是一派疏离。
“劳驾王妃。”
这确实是有事在寻她。
“您说。”
“不敢,王爷不喜跟前人多,言府上带来的人和原本院内的人如何调派,还请王妃示下。”
言子邑“哦”了一声,这倒也不像是找别扭。
说完看向青莲,“我们带了多少人来?”
青莲皱着眉头仰天,掰着指头,“十一人。”
言子邑低头,“不对,混……二哥说了,他写的贴文,带的人和东西都是要双数的,连你一道。”
“哦,对了,连我十二人。”
管事从怀里抽出一折小本,“言府里头一早送来的文贴,上书十二人年齿来历,老奴不知可有变数,故不敢造次。”
“哦,”言子邑点了一下头:“我院里的人都是青莲管着的,听常乐的意思这个院之前是她调派的,管事同她们二人商量一下,只要合情合理就好。”
“是。”
看着秦管事折身,言子邑突然想到什么,
——“秦管事,劳驾!”
“书房在哪儿?”
秦管事一愣,领着她穿廊下阶,到了一处院外。
书房是一座带院的阁楼,院外,阁楼底下,间隔五米都有士兵把手,手里拄着一杆长枪,而且目不斜视,
言子邑皱着眉头,秦管事像是给这个画面下注脚:“回王妃的话,王爷平日里消闲静摄,也都在此,除王爷外,其余人等皆不能入。”
这是该地图未解锁的表示,言子邑笑道:“想必适才您也听见了,婆母要我‘多读些书’,故而我要遵婆母的意思,寻几本书看看,管事要不您帮我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