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正在挑灯夜读。这不觉叫天赐暗起敬佩之心。见天赐打量一会,那公子挪过一把椅子,给天赐让座,天赐这才仔细的打量那公子。只见他十六七岁年纪,仪表堂堂,白白净净的脸庞,鼻直口方。两只大眼炯炯有神,眼睛中透着勇武、灵气。见到这样的少年,天赐心里暗暗的喜欢。
坐下后,天赐心里奇怪起来,怎么,刚才明明听见,屋内有一老妇人的声音,怎么到了屋中,却不见有人呢。只是心里想着,也不好意思去问。那公子却是开口说道,“仁兄先在此稍坐,我去叫母亲来,不过,她轻易是不愿意见陌生人的。”没等天赐回答,他就走出门去,到了另一间屋子。天赐坐着无事,拿起桌上放着的书,读了起来。原来那是一本《唐诗》,翻开的这页,正是诗人王维的那首著名的田园诗,“山居秋暝”。诗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这公子读的书中来看,使天赐再次觉得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从中理解到,他们为什么在这荒山野岭中居住的原因了。也许他们远离喧嚣的城市,到这里居住,也同自己一样,读书不作官,是一种“归田园居”的思想所致吧,还许有其他隐情也未可知。
正在天赐看那唐诗,在一边若有所思之时,门帘一挑,那公子走进门来,随后跟进一位夫人。天赐一见,急忙放下书本,站了起来。那公子立即向天赐介绍道,“这位正是家母,家里就是我们母子二人。”天赐看那夫人,四五十岁的年纪,长的慈眉善目,气质不凡。看见她,天赐突然觉得,她有点象自己的嫂嫂,不觉顿时肃然起敬。先开口说道,“哦,伯母好。半夜三更,打扰伯母休息,真是不好意思,侄儿这边有礼了。”说着,天赐向那夫人深鞠一躬。
见天赐气质不凡,那夫人非常喜欢。“公子不必多礼,人生迷路之事,都是有的,刚才听小儿说,公子要去天津,怎么走到这山谷之中了。”听那夫人一问,天赐又着急起来。想到家中的玉华,正在等着自己拿药回去,不想自己却被困在了这里,还不知家里怎么样呢。想着想着,他觉得那夫人是个好人,那公子也是熟读诗书之人,不妨将自己的事情告诉她们吧。这样一想,那天赐说道,“伯母不知,我哪里是去什么天津啊。”接着,天赐就把自己如何在这盘山之中,认识慧娟之事,全部告诉了两位母子。又说,妻子在家里等待自己拿药回去,自己如何连夜来这盘山,如何见到这里的灯光,结果就迷了路,等等一系列遭遇,全讲给了那母子听。那夫人和公子这才知道,天赐并不知道慧娟家的地址,只是记得去慧娟家的那山口,是在去天津的路边,因此才打听去天津的大路啊。
听完天赐的讲诉,那夫人突然叹道,“咳,公子难道不知道么,这样大的一座盘山,在大路上的山口,不知道有多少条呢,光知道这些怎么可以呢。再说,这里到达那条路,已经有上百里的路程,就是告诉你怎么向回走,走到那路口,少说也得一天的路程啊,再等你找到她们,又不知得多长时间呢,那病人怎么能等的了呢。”
是啊,听那夫人这样一说,天赐也为难了,这可怎么办呢。突然听那公子说道,“仁兄不必着急,不知你急着要找的是什么药材,我们这里虽是山野,我家也藏了一些草药,或许我们能帮助你找到那药也未可知。”他这一说,那夫人也高兴起来,“是啊,不知公子是要找何药物。我们这里要是有,那不就可以了么。”他们这样一说,天赐见有了希望,当然是喜出望外的,急忙把玉华因为过度劳累,动了五个月的胎气,要早产的事告诉了那位夫人。那夫人一听,可就高兴起来,说,“公子不必着急了,你也不要再去别处。要说别的灵丹妙药我们这没有,那补胎的鹿胎,我这里还真的保存一副。”说到这里,她忙告诉儿子,去,你把下屋我那小木箱找来,去年那副鹿胎衣就在那里呢。
听完母亲的话,那少年公子立即出去,不大会儿工夫,他果然从外边抱着一只木箱进来。那夫人接过木箱,打开来,从里边拿出一只小布包,打开看看,又包了起来,交到天赐手中,“公子,这就是那鹿胎衣,你拿去吧。”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天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迷路,竟然找到药材,他心里多高兴就不用提了。他赶紧起身,接过那小包,心里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了。
见他如此激动,那位夫人又说话了。“好了,公子,这里去大刘庄还有很远的山路,今天外边又黑又冷,山高路险,风又很大。我看你是个读书之人,一个人走这样的山路是很危险的。你现在在我们家住上一宿,等明天天一亮,再走吧。”见那夫人这样慈祥,天赐真不知该说什么话了。心想,他说的也对,天这样黑,自己再走迷路,又不知会如何,真得等到天亮再走了。见他同意留下,那少年公子也十分高兴。因为他看出天赐是读书之人,他要请教几个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见他留下来,那夫人到了厨房,不一会,就做好了几个菜端了上来。那少年公子陪着他吃饭,吃饭时,他们就聊起了家常。那夫人告诉天赐,自己原来也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