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四章 甲方乙方
几个厂子都是消极对待,完全没法再继续谈下去了。 这仨厂子算是把宁卫民和李处长一起给撂在半路上了。 后来啊,几还是李处长不甘心让这事儿糊里糊涂就办砸了,有点怀疑是局里谁给他下绊子了。 不惜找遍所有的关系,东打听西打听的,几天之后才弄明白怎么回事。 敢情这事,跟宁卫民是不是以外资企业的名义跟他们合作,还真有关系。 关键就在于此时外资企业的特殊地位,以及他们在共和国境内所享受的特殊优惠政策上了。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共和国对于外资和先进技术有着极大的需求。 当时合作的主要模式,就是外资企业提供设备、原材料、来样和建厂房的资金,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 共和国这边所能提供的除了土地就是劳动力。 中外双方就以这种条件形成了一种“三来一补”合作机制。 外商有享受进出口优惠政策的权力,从这种分工合作中,还可以拿走大部分的利润。 而共和国的本土企业也无需承担任何风险,用免费用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只拿劳动力的代工报酬。 不但旱涝保收,还能从外商身上,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 国家同样因此感到满意。 因为外币无法在华夏内地流通,工人发工资都需要转化为人民币,外币就留在了政府的手里。 应该说,这种模式最初实行的时候,职权分明,效果卓著,让合作双方,还有国家都心满意足。 完全就是多赢的局面。 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 因为当时国内的工业原材料,几乎所有的高级货样样紧缺。 国内的企业要想进口,除了要缴纳高额关税之外,还必须经过外贸部门或者物资局调配。 很快,那些为外商代工的工厂就渐渐发现了一个不费吹灰之力的发财窍门。 只要他们每次以外商的名义,或者通过外商进口原料,如果数量比实际生产的需求多一些。 那么多余原料就可以在国内投放,然后被市场一抢而空,换回巨大的利润。 甚至利润之大能够远超他们代工所得。 于是渐渐的,原本“纯洁”的中外合作就走样了,开始演变成一种欺上瞒下,钻空子的活动。 对生产企业来说,渐渐的,就不太看重代工的价格了。 只要下订单是外商,有进口原料的配额,能享受到优惠政策,他们就愿意干。 而且用这种办法,赚到多少钱那都是他们企业自己的,连局里都不知道。 而外商也很乐意,尽管许多人非常清楚他们的配额交给生产企业,其中有大大的猫腻。 可他们不在乎。 他们想的很明白,反正这种明显有问题的钱他们赚到手也带不出去的,不如让给本土企业赚。 只要他们能从产品报价中得到好处,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就行。 说白了,在这种凭借优惠政策和配额捞好处的关系里,其实外商和本土企业是在分赃。 真正蒙受损失的角色只有国家。 那这件事为什么会演变成这种局面,不就是很明显了吗? 万变不离其宗,这几家企业其实还是受利益趋势。 只不过,这几家厂子的心都大着呢! 他们对于老老实实干活赚钱,兴趣寥寥。 一心惦记的是打着外资的名义,借助外企的配额,去捞这种轻而易举的偏门钱。 那不用说,怀揣着这种龌龊心思的乙方,自然是要嫌弃宁卫民这样的甲方了! 宁卫民带来的订单,与外商的订单相比,严重缺乏吸引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