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鎏金之城 > 第六章 八卦亭

第六章 八卦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八卦亭,本名风波亭,是金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风波亭的门廊牌匾上,雕刻着“定风波”三个烫金大字。

风波亭的位置,坐落于金城大学教学区和生活区连接处的校内人工湖上。它临水而建,可以乘凉,也可以赏湖景。

这个亭子,是个典型的八角攒尖亭。它由六根立柱支撑亭顶,四面通风,一目了然。亭子的台基,图案十分别致。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图,分黑白阴阳两仪。

太极图的环形边缘,被凿成了十公分见宽,十公分见深的活水沟渠。这条细窄的环形水渠,可以供人工湖的流水贯通南北。

太极图的阴阳两鱼,由黑白两色鹅卵石砌成。两个圆柱形石凳,一黑一白,立在对应两仪的两个鱼眼处。

人工湖,名为“鸿蒙湖”,取“鸿蒙初开,阴阳调和”之意。鸿蒙湖和风波亭一起,修建在高考恢复之初。相传,风波亭的设计者,曾师从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先生。

不过,后世学生多在此处谈天论地,谈情说爱,谈论八卦。于是,风波亭便有了一个更加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的别名,“八卦亭”。

尽管挂着“定风波”的牌匾,风波亭的风波却从未消停。每年,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在这里失足落水或者投湖自尽。

因此,风波亭还流传着一个用八卦阵镇压水怪的传奇故事。近些年,水怪的故事被散播得愈发神乎其神。甚至,还有学生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曾经亲眼见过水鬼拖人下湖。

入学时,江浸月和她的三位舍友曾结伴观瞻过风波亭的风采。郑瑿望着头顶的牌匾,意味深长地吟诵了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丛小慧的第一反应,却是岳飞和秦桧的故事。面对着亭外被风吹皱的湖面,她背诵起了《满江红》的千古名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丛小慧为了配合诗中的情绪,甚至真的把栏干拍遍。然而,豪气冲破了天灵盖,下阕也给冲没了。靳芳菲默默偷笑,赶紧补上。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一群文人雅士的斗诗会里,江浸月沉默不语。她默默地蹲在地上,凝神静听着潺潺流水。

大步流星的江浸月,快速抵达了八卦亭。不出所料,岸边湿润的泥土上,有几处被人踩踏过的痕迹。江浸月七上八下的心,不自觉地紧了一下。

江浸月没有走进八卦亭,只是静静地站在假山旁向湖面眺望。

正值初夏,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好时候。只可惜,这般灿烂的盛景,也掩盖不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罪恶。

江浸月的脑袋嗡嗡作响,记忆不禁飞回到了两个半月前。

三月初的金城,春寒料峭。带着对春节的意犹未尽和对寒假的恋恋不舍,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又踏上了返校的漫漫归程。

江浸月是金城本地人士,自然不用在春运期间来回奔波。但是,她的三位室友,都得各自回老家过年。

丛小慧,是内陆地区的彭城人士。彭城,跟省会金城之间,隔着江都和宁港两座城市。因此,每年春节,丛小慧都要提前抢购火车票。

开学时,丛小慧的父母来送过丛小慧一次。其余时间,无论寒暑,都是由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于大智亲自接送。

每回接送丛小慧,于大智都会背上一大包彭城土特产。此外,他还会捎上一堆时令鲜果。临走时,他也会万分诚恳地拜托其他几位姐妹帮忙照顾丛小慧。

丛小慧和于大智,感情颇深。听丛小慧说,她和于大智从小学起就是同班同学。

于大智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祖辈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因此,放任自流的于大智,只勉强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过,于大智的脑子机灵,手脚也很勤快。

中考后,丛小慧考上了彭城的重点高中。为了不打扰丛小慧学习,落榜的于大智跟随父母跑到了广州打工闯荡。期间,他端过盘子,卖过保险,做过销售。每天,他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多挣一些彩礼。

省吃俭用的于大智,怀揣着三年的积蓄回到了彭城老家。他在丛小慧的高中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文具店。文具店取名“智慧文具”,涵盖了大智和小慧的名字。

深受感动的丛小慧,高考居然超常发挥。最终,她被省会金城的重点大学“金城大学”录取。

于大智一边替丛小慧开心,一边郑重其事地发誓。他要在小慧读大学的四年间,把“智慧文具”做大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