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
身在敬香礼佛的队伍中,万庭栖身子着实伸展不开,只略带低着头,以表尊敬的意味。
拓跋懿冲她扬了扬下巴,眼神指向大殿外,意思不言自明,殿内人多眼杂,出去说话,万庭栖立刻点点头。
她朝旁边让开了一个位置,但叫人意外的是,拓跋懿手里并没有拿着香,举手投足间也没有要拜佛的意思,她只是转身离开了汹涌的人潮,离开了大殿。
万庭栖默默跟了上去,来到了殿外那空旷的石台上,绿树环绕,在正午的烈阳下投出一片阴影。
“公主殿下,您今日可是来此地礼佛的?”万庭栖谦卑地弯着腰,眼神凝视着脚下被晒得发烫的砖石板路。
“不是。”拓跋懿的声音里听不出起伏,她的汉话说得很标准。
“有句话,小的不知该问不该问。”
“你讲。”
“您信佛吗?”
“不信。”
干脆利落的一个回答。
这话在万庭栖意料之中,所以听到的时候,她并不惊讶,面前的这位外族公主方才的行为,也足以见其对这些东西的态度。
只是若不是诚心拜佛,又何苦大热的天里,跋山涉水地来到这崇福寺呢?自己是为了替李景祈福,公事公办而已,那这位公主究竟是……
似乎看出了她的困惑,拓跋懿环顾四下,发现了一处石桌石凳,便道:“去那边坐下说吧。”
万庭栖一惊:“殿下,这……”
二人地位有高下之分,同桌而谈,是有违礼数的,但拓跋懿显然不将这些放在眼里,只是蹙起眉,自顾自坐了过去。
百般局促,万庭栖也只好应允。
“出于好奇,我只是想来看看你们的信众,”拓跋懿道,“当然,不信佛祖也不代表我们草原人空无信仰,不敬天业。”
“殿下相信什么?”
拓跋懿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上方。
“信天。”
湛蓝的天幕上滑过几声清脆的鸟叫,周遭的树叶被风吹动,哗啦作响,万庭栖抬起头来,直视着眼前的女子。
“殿下有何事吩咐,请讲。”
拓跋懿好说歹说都是李景未来的妻子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她将来效忠的对象。
“今天来这里,碰巧遇到你了,有话想请你转呈给那位皇子殿下。”拓跋懿淡然道。
转奏?有什么事他们俩不能等以后一起商量吗?非要借一个外人之口转达,万庭栖看不明白了。
“那位殿下将来是要做你们皇帝的人,你又是他的心腹,所以,请告诉他一声,”拓跋懿的口气很生分,“如若为王,烦请敬心爱民,止息平战,昭碑之争,并非不可调和,只奈何没个出头的人罢了。”
万庭栖心里一惊。
“你心中定有疑虑,觉得他与我之间已经婚约在即,姻亲一成,此难自解,是吧。”拓跋懿的眼睛直视着她。
“是。”
嘴上这么说,但万庭栖心里并不这么以为,国家之争,不是区区姻亲之事就能化解的,朝廷之事错综复杂,积如累壑,一朝一夕之间,断不可解。
“不然,”拓跋懿轻轻地舒出口气,像是回忆起什么似的,“我猜他早有恋慕之人,心中难以割舍,而我正好也无此意,正巧,两全其美。”
“我们是不会成亲的。”
拓跋懿的声音很平淡,仿佛在说一句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话毕,她如释重负般地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拓跋懿离去的背影,万庭栖没动,若有所思地坐在原位,直到林轩的身影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她身后。
看了看她,又看向隐入人群,已经不见踪影的拓跋懿,林轩纳闷地眨眨眼睛。
“万大人,你心情又不好了吗?”
“又?”万庭栖的语气中不自觉沾染上烦躁,话才出口,才觉得有些失态。
林轩不做声了。
万庭栖站起来,踏上了下山的那条小径,周遭人很多,有半数都蹲在路边啃起了干粮,嘈杂的议论声响了起来。
“你听说了没,在北疆打仗回来的蒙将军前几日受赏了呢!”
“蒙将军卫国戍边,这是应该的。”
“哎,”这句话的音量明显放低很多,“你说,蒙将军他现在是朝廷的大功臣,又是三殿下的亲舅舅,这皇位,恐怕……”那人讲到这里,连忙打住了话头。
“我看倒真有这个可能,你听说了没?最近三殿下提的那个改稻法,在朝堂上与人争的可凶,听说圣上都为之恼火呢。”
“那这改稻法,究竟是好是坏?”
“我哪里知道,只要我们还有饭吃,有衣服穿,就足够了,谁管它什么改稻法不改稻法的。”
“说的也对哈,再过几天是杨阁老家千金成亲的好日子,咱们要不要去那儿讨个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