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奥罗拉低着头,陷入沉思,没有立刻回答他,金发垂落在额前,额前的刘海在眼下投一片阴影。
罗伯特见此,以为她不答应,于是继续规劝:“虽然你还很小,但是一旦走上演员这条道路,那么,职业生涯里的每一步都需要审慎思考才行。”
“《坏种》即将上映,你的表现非常优秀,饰演艾玛·格雷斯曼的后浪尚未驶来,但你已经到了需要考虑到转型问题的时候了。”
“我想,你应该也不希望以后只能够扮演邪典恶童这些限制性角色吧。”罗伯特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这次的《小公主》,对你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适逢转型就有了合适的本子,莎拉和艾玛两个角色也可谓是天差地别,无论是从未来发展,还是你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角色的这一点,这个工作,我都是建议你接下来。”
罗伯特并不否认自己从事影视圈这个行业就是看重了它来钱快,周期短,但是造星的过程也是值得享受的,更何况,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能够分清的。
但是,他并不会和其他童星的经纪人一样,依仗着经纪人的身份,觉得自己的客户年龄还小好糊弄,就不重视客户的建议,只和童星那利益熏心的监护人合谋,恨不得榨干小演员身上的每一滴鲜血,就为了获得短期的一点蝇头小利。
在签约了好几个人并成功助他们起飞,取得不错的成绩解约后,他等待了许久,才签了奥罗拉,这还是他第一次带童星。
不过没关系,从他以前的客户们身上,他学到了不少,他很擅长放长线钓大鱼。
更何况,他在见到奥罗拉的第一眼,就看出来奥罗拉未来在好莱坞的名利场必定有一席之地,事实也的确如此。
虽然她现在还小,但以后的的投资回报率一定不低,罗伯特一直告诫自己不要杀鸡取卵。
非常令人高兴的是,奥罗拉的父母也没有把自己的女儿当成摇钱树的想法,而是随女儿的心,不做过多的干涉,最多只是为奥罗拉延请名师教导,投资六大,置换资源一类。
不像出演了《小鬼当家》的麦考利·卡尔金的父母,他们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当成了会生金蛋的母鸡,不顾及童星发展,看见电影大卖后就坐地起价,要求极其高昂的片酬,宁愿将麦考利高高挂起,也不肯降低一点点片酬。
最后,电影公司宁愿另寻他人,也不再与之合作,直到麦考利错过了童星最佳的发展时期,即便他的演技过人也未能挽救自己的命运,后面更是走上了□□的道路。
另外,还有一些童星的监护人也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一些血缘较为亲近的亲人。
像是爱德华·弗朗的监护人是他的姑姑,就连弗朗这个姓都是他的姑父给予他的。
爱德华的姑姑和姑父同他的生母继父打了很久的官司,才抢到了他的监护权和抚养权,而爱德华则是在他十六岁时才向法院申请独立,收回了自己的监护权和抚养权,自己养自己。
身为奥罗拉的经纪人,当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幸好,奥罗拉的家世优越,也并不缺这么点片酬,摩根夫妇也很在乎女儿的职业发展,但毕竟不是圈内人,对好莱坞的潜规则不甚了解,所以一名合格经纪人应该给客户一定的参考建议,当然,决策权还是在客户身上的。
看见这么卖力的罗伯特,奥罗拉也抬起头,坐直了身子,大声的回答道,语音洪亮有力,面容严肃,仿佛是一名童子军在回答上级。
“我很喜欢莎拉·克鲁,我认为我可以饰演好这个角色。”当然,也会努力超越秀兰。成为八十年代的小公主,她这么想着。
罗伯特点点头,“很好,那你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呢?一并为你解答了吧。”
奥罗拉翻着页“和原著相比,它在剧情上作了一定的改编,仅剧本表现而言,我认为它不输于《坏种》。”
一边说,一边翻到剧本的最后面,指着最后面光滑无一黑字的白纸,问:“但是,为什么这个剧本没有结局呢?”抬起头看着罗伯特。
罗伯特轻微颔首,表示认同,并说:“是的,毕竟想把纸面上的东西搬到大荧幕上面,还是要做一定的妥协的,尽管在1939年《小公主》就已经有过影视改编前例在了。”
甚至取得相当不菲的成就,不仅是电影票房十分惊人,而且饰演莎拉的秀兰当时的片酬就达到了12万美元,要知道,那时的电影票价不过15美分一张,更不要说她另收了20万美元的红利。
但以上这些,都是秀兰·邓波儿在那经济萧条时期鼓舞人心,抚慰国民该得的,甚至时任总统一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都称呼她为“奇迹小姐”,并说:“只要我们的国家有秀兰·邓波尔,我们就会好起来的。”
因此,秀兰·邓波尔在《小公主》的形象是深深刻印在北美人民的脑海中,奥罗拉接拍后的压力并不小,当然,罗伯特不会在此时打击她,只会鼓励她。
岔开不提那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