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楔子
大齐,开元二年。
“天子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
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
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宣春北院。
梨园法部,更置小部三十余人。”
第一章
大柳巷,因巷子路旁种满了柳树而得名。
距坊门也近,出了房门再走两条街,就到了西市。因此,大柳巷住的都是在西市经营的小商小贩。
最近出了一个大消息,天子要给梨园选小弟子!
此消息一出,连着两个月的街头巷尾,全在议论纷纷。
此时,大柳巷尽头的院子里。
一棵高高大大的柳树几乎有一半都伸进了院子里,另一半垂在水面上。
夏天到了,青丝窈窕,随风拂动,为这个平凡的小院子增加了很多诗意。
院子里面收拾的干净。
墙根儿底下种了一排五颜六色的花,旁边搭个架子,爬满了葡萄藤,现在是初夏,葡萄也只是微微的绿,小小的。
院子里,有一间堂屋加两间偏房,都是大青石头盖的,很是坚固。
堂屋窗户也大,屋内,一位粉雕玉琢的娃娃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旁边姿容俊秀的女子。
正是慕眠和她娘沈琼华。
“绵绵,你一定要去参加这个选拔吗,娘能养活你的。”
“娘,”绵绵用脆生生的声音回答道:
“娘也知道,这次进梨园的机会很是宝贵,我知道娘怕我真的选上了,进宫危险。但是这次就算我不参加民间的选拔,娘你是教坊的人,儿女也是要参加选拔的。而且进了梨园,就能见到皇帝啦!”
明明是个小孩子,说起话来却格外认真,像模仿大人似的。
沈琼华沉默了,确实是这样的。她也懂女儿的意思,能见到皇帝,就能给她父亲申冤了。
沈琼华是沈氏沈侍郎的独女,沈侍郎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当朝皇帝的亲哥哥薛王,不仅被削官,甚至祸及家人。沈琼华和她娘被发配到掖庭。沈琼华的娘锦衣玉食,很快受不了干苦力去世了,沈琼华因为懂音律,被调入到教坊。
绵绵他娘很后悔,没想到绵绵这么聪明,在绵绵两岁的时候,沈琼华无人倾诉,就在绵绵睡着的时候对绵绵念念有词,结果绵绵并没有睡着,一个小孩子还听懂了,知道要为外祖父申冤。沈琼华一心拦着绵绵,也是怕她一个小孩子被卷入到这种沉年旧事中,祸急性命。
可是绵绵坚持,沈琼华被磨了有两个月,终于勉强答应了。
旁边热心的萧大娘急了,她只有一个哑巴儿子,也没想着儿子成亲去拖累其他女子,因此看见聪明可爱的绵绵就非常喜爱,加上沈琼华也总是帮助萧大娘,因此是把她当孙女看。
见沈琼华口风松动,赶忙说:
“沈琼华啊!这皇宫这么大,怎么是绵绵一个小娃娃能适应的了的,万一遇上个什么王爷呀,公主啊,得罪了他们,那可怎么得了?”萧大娘着急的在屋里来回地走。
“无事,大娘。绵绵她很聪明的,肯定会没事的。”绵绵他娘宽慰道。
“那也是,我活了这么久,见了那么多娃娃,就我们绵绵最聪明了。我倒不怕她进不了梨园,就怕遇到个贵人,哎呦,想想我的心里就害怕。”
“婆婆不怕!绵绵会好好的,当我当了官,给婆婆买好吃的!”绵绵笑嘻嘻的抱着萧大娘。
“哎呦,我们绵绵最孝顺,最可爱啦,婆婆等着。”
绵绵和沈琼华你一言我一语,哄的萧大娘高高兴兴的走了。
等萧大娘一出门,一拍手,反应过来了。可是她也知道,绵绵和沈琼华已经下定决心了。
那只能,想办法帮帮绵绵了,绵绵虽然聪明,但是这选拔呀还是得靠点关系,找些人能给绵绵鼓鼓劲儿也好啊。
没想到,绵绵家的院子外,围了一圈人。
大柳巷人不多,住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
巷口住的是卖馄饨的萧大娘和她的哑巴儿子。他家的馄饨馅大,皮薄,味道鲜美,汤汁肥而不腻。最重要的是,那馅皮裹得严严的,吃完馄饨之后,那汤干净的,还能用来煮茶呢。萧大娘很热心,街里街坊有苦难的她都愿意帮一把。
巷口第三家是赵家,他家的娘子包了一手的好粽子,剥开翠绿的皮,洁白如玉,红豆的最好吃。
再往后还有卖点心的高家,打更的孙家,开药铺的钱家,在绢布行当伙计的李家。
此时正是吃饭的点,但家家户户都没人,全聚集在巷尾紧挨着大柳树的那一家。也就是绵绵家,他们听说:
这家的小娃娃要去参加梨园的选拔了!
于是院子外都站满了人,连粗壮的大柳树上都有调皮的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