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有潜力的新专利
梁启超和李谕在哥大的演讲比较成功,不过哥伦比亚大学目前算是一个更多偏理工科和经管类的研究型大学,而且现在美国全民崇拜工业化,所以李谕的风头反而更大。 校长塞斯·洛知道李谕在纽约有定点实验室,应该会经常在纽约,所以邀请道:“李谕院士,您可不可以同意成为我校一名荣誉教授?” 李谕道:“我的年龄恐怕还不太合适。” 塞斯·洛并不在意,谁叫他现在学术成就如此高:“并不妨碍,以您的能力没有任何不妥。” 李谕说:“我担心没有太多时间。” 塞斯·洛说:“先生放心,我们不会给你过多教学任务,最多一些讲座而已。” 李谕想了想说:“将来我要是再有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傍身,才够资格接受你的邀请。目前最多暂且只作为客座教授吧。” 客座教授一般是临时性的,一年期满后还要续约。 塞斯·洛笑道:“院士先生的意思是对赌合约了,如此的话,赌注大一点才好。如果您能拿到诺奖,不仅哥大会给您荣誉教授的职位,每年还可以招收最少10名贵国留学生。” 估计是丁龙给他出了主意,李谕一下子就有点无法拒绝:“有点意思,我接受。” 实际上诺奖已经逃不出李谕手掌心,现在纠结的是诺奖评选委员会。他们刚刚以熵增定律和第三定律给李谕发了诺奖提名,紧接着李谕又搞出来一个更加炸裂的x射线衍射实验,都不知道咋选了! 梁启超看到李谕受欢迎程度,心中颇为开心,他知道自己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种东方的神秘感。 而李谕受欢迎那是真的在科学上让欧美心服口服。 离开哥大后,李谕接着又带他去了趟底特律,参观自己的工厂。 梁启超看到工厂里如火如荼的场景,以及众多华工脸上洋溢的笑容,大为慰藉。 这里与唐人街的情况判若两然。 毕竟一天五美元真心不是低收入,一年1300多美元,折合银子就是接近700两。 如果按照购买力换算一下,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21万元左右。 反观此时国内情况,普通农户一年收入只有5~10两左右,也就是后世的1500~3000元,绝对天壤之别。 梁启超对李谕说:“听闻资本家双手沾满鲜血,不过我看你却不然。” 李谕说:“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年欧洲占领掠夺全世界时,尸山血海都不止。曾经美洲大陆有几千万原住民,现在不剩多少。” 梁启超眼角跳了跳:“几千万?!” 李谕只是点了点头。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看来欧美也并非尽善尽美,镜子背面永远看不到是什么。” 他转了一圈后又问道:“将来你也会把这些产业带回国内?” 李谕说:“必然会,商部已经给我签发了土地。” 梁启超只好说:“在朝廷眼皮底下办商业不是件容易事,一定多多小心。” 李谕说:“多谢卓如兄提醒。” 梁启超待了一整天,第二天才告辞离开。 回日本的路线当然还得是先坐火车到旧金山,然后乘坐轮船沿着太平洋北线返回日本。 从加州到日本的航程很短,最多十来天。 他照例去见了一趟康有为,进行道别。 康有为对最近梁启超的表现比较满意:“启超,你的文章还是足够犀利的,自从报纸上刊登了你的文章,如今的募捐情况大为好转,为师对欧洲甚至都充满期待。” 梁启超却说:“弟子日后会专注于在日本处理各项事务,恐怕无法前往欧洲陪同。” 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帮助,康有为在欧洲很难得到太多募捐,但日本的确更加重要,离不开梁启超主持大局。 康有为也就只能拿出这么一个得力干将,对方现在心中还存了芥蒂。 想想只好说:“有美洲的稳定募捐来源,目前应当就足够。” 梁启超说:“另外,弟子曾经顺路去看过李谕的工厂,我观察里面的华工,的确乐得为其工作。李谕本人甚至还有将来回国建厂的打算,我想……” 康有为打断他:“什么,你去见了李谕?” 梁启超连忙说:“弟子不过是探探虚实。” 康有为眉头皱了皱:“为师发现你越来越爱自作主张。” 梁启超说:“知己知彼,才能为我们的改良事业贡献力量。而且,正如他所说,不管是改良还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