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民以食为天
“那就赶紧看看吧!” 一听和自己的性命有关,赵恒就急了,不管以后怎么样,先看看再说。 “官家,按照记录上卓群所说他认为我们最看重的会是种子,和那个化肥,臣就来看看这两样到底是什么样的宝物,能让他如此自信……” 丁谓话不停手也不停,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标明为种子的文件夹,随手就点开了。 “我来看看,什么样的种子,能比占城稻好多少?” 占城稻亦称“早占”、“早米”、“早占城”。宋代水稻良种。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 根据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此时占城稻已经开始了种植,虽然种植面积小,却是宋朝公认的良种,亩产应该有309斤。 “我来看看,杂交水稻,嗯,也是稻种,还有宋朝亩产的对比,大宋南北亩产平均309斤,不错,不错,我来看看……”丁谓看着屏幕揉了揉眼睛,之后呆若木鸡的看着屏幕嘴里念叨着“亩产800公斤,亩产800公斤……” “谓之,谓之。”寇准看丁谓一直在哪念念叨叨的,就推了他一下,问道“谓之,你看见了什么。” “我也看看”说完看着也看向了屏幕,“谓之呀,不是我说你,大丈夫当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假的,不可能,这时障眼法,怎么可能。”寇准在大殿内突然开始了踱步,“不可能,怎么能差这么多。” “平仲兄,这应该是真的,卓群不会拿假的来哄骗我们。”丁谓此时也回过神来了。 “杂交水稻必须得到稻种,年年都要!”丁谓咬牙说,“答应卓群,他不是要三层么,给了,只要给种子就行。” “那可是三层产量?能种两季的?”寇准说道“太多了吧,那可是一亩千斤呢?” “那也给,拿到种子一年亩产3000斤,给他一千斤又如何。”丁谓的牙咬的咯吱作响,“我是计相,由我来定,再说我们没种子,而这个种子你也看了,只能产粮,不能留种。” “你们在说什么?”王旦喝了盏茶,问道“种子,亩产1600斤的种子,能种两季的种子。”丁谓咬牙说道。 “你说什么?”大殿内处寇准外的其他人都看向了丁谓,连门口的兵士都把耳朵竖了过来。 “谓之说的没错。”寇准叹气说道,“所以,三层吧,唉~~” 殿中几人都是看过记录的,三层的粮食产量换种子,当是他们看时还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狂言,没想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只有丁谓还在查看着其他的种子。 “张杂谷,粟米,亩产400公斤以上。” “杂交小麦,亩产600公斤。” 丁谓每念一个种子,众人就心痛一分,三成产量换种子,太心疼了,大家伙都快哭出来了。 “懒人稻?”丁谓念到了最后一个种子,“不需每年播种、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亩产600公斤?” “都是好种子,这个懒人稻多要一些,不过,不能给三成,最多两成。”王旦说道“试试看吧!应该可以的,他要粮,我们要种,谈谈吧。” “诸位,还没完呢!”丁谓看着其他的文件夹,“蔬菜种子,各式各样的,各种种子,亩产都很高呀,从最低的几百公斤,到最高的上万公斤,这些种子也是要的。” “亩产万斤哪,真是厉害啊。” “这还有呢,土豆和红薯?西北种植,亩产上万公斤,可以代替主食呢!” 丁谓一样一样慢慢的看着,看到最后,“皇竹草,草中皇帝?” “有何用?哦?用来喂养牛羊和禽,鱼?” 丁谓看完种子一类,回头看向大殿中的众人,说到:“这些种子我们一定要,但是不能给三成粮了,最多两成,再想要就让他来买。” “他不是要做大粮商么,那就让他拿钱来买,就要他们的钱。”丁谓说道。 “为什么,有又要用他们的钱了。”赵恒问道:“朕有些不明白。” “他想让咱们为他们产粮,应该不只是产量,应该还有别的。”丁谓没有回答赵恒的话,而是看着其他的几个文件夹,上面写着,规模化养殖技术,牛羊大规模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可惜这些文件夹都是空的。 “看看吧,大规模的家畜和家禽的养殖技术,要是有了这些技术,全国的百姓天天吃肉的都可以了?那可是真正的盛世呀!”丁谓不无感慨的说。 “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