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这次柴绍死定了,不过再怎么说柴绍也是能独自统兵一方的大将,对于他的统兵方和经验一定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学不会也都要牢记下来,这些经验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兵书上是不会教的,他们只会告诉你,如何打胜仗,却不会告诉你们打了败仗该怎么办,这一点就是你们要学的了,这种经验极为的难得,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 这是所有的贵胄对自己和柴绍一起出战的儿子的吩咐。 经过李渊的亲切交谈,大家都知道了这次柴绍死定了,所以他们都把自己的儿子派了出去。 这当然不是让他们送死,而是世家子随大军出征,在这时是一个常态了,一是表示忠心,二是为了让自家的子弟积累一些战阵的经验,第三就是分润一些军功了。 所以在那些世家子来的时候柴绍,是很高兴的,因为没有这些人,谁知道那些嫉妒他的贵胄们会不会对他下阴招呢? 但现在那些世家子都来了,柴绍就不怕了不只不怕,他还希望能和突厥的主力交上手呢,因为有这些世家子的存在,他不管是要什么那些贵胄都能给准备好的,因为他们的嫡子都在自己的手里。 这次这些贵胄派来的都是自己的嫡子,送行么,总是要正式一点的,既然自己不能去,那就让嫡子代劳好了。 反正大家都已经安排好了,再说了这些人的嫡子也是要学习的,别看这次柴绍必死,但是柴绍自己是不知道的,为了让自己摆脱赘婿的名头,柴绍一定会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的,刚好这一次可以交给他们派去的嫡子,让他们的嫡子知道如何领军。 在柴绍领军出征的时候,李渊还亲自去叮嘱了柴绍,这一站不球有大功,只求无大过,万事当以稳为主,一定要稳打稳扎将对方拖住,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然后静待援军,这一战若是功成,一个郡王之位还是有望的。 这话让柴绍极为的激动郡王呀,臣子都是生不封王,要知道但凡是生前封了异姓王的,那都是有篡位之心的,封王都是死后追封,以表极尽哀荣。 而现在是生前异姓封王,这不由得让他浮想联翩了。 于是他就做了保证一定能牢牢的把突厥大军拖住的,而且突厥大军是东西突厥联合草原上的众多小,而且令出多门,若是一帆风顺,自然是万众一心,但是一旦受阻,那就人心叵测了。 听到柴绍这么说李渊是很高兴的,因为这说明柴绍没有被蒙蔽了眼睛,理智尚在,这一点很好,能够让柴绍把自己的能力全部施展出来,这样那些人也都能满意,用自家的私军换自家子弟的领兵经验,这些人是愿意的,毕竟私军易得经验难求呀。 柴绍在出征的时候全长安的贵胄都跑来送行了,这让柴绍更加的高兴了,他觉得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嫡子才来的,完全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给他送行的。 一出长安城,他就立刻放出了哨马,上千名哨马,分成几十队,对周边三十里来回的探寻,大军行进的时候也是以稳为主,每日行军都不足百里。 这让所有的世家子都有了疑问,然后这些人就开始了询问,柴绍对这些世家子的疑问,倒也是一一回答了,因为对这些人答疑解惑也是他的责任之一,毕竟这些世家子被放出来就是交由统军大将来培养的,这是古代将门的一个常态了,你教我的孩子,我教你的孩子,而且都是绝不藏私的,因为大家都是早军队就是这么点玩意,藏不藏私大家一问便知,再说了有些东西不是你教了就一定会的。 领兵打仗这玩意是很吃天赋的,纯粹是看老天爷赏不赏饭的,要是老天爷赏饭的话,上了战场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学会了,要是不赏饭,手把手教你,你也学不会多少,再说了领兵打仗上还有老天爷亲自喂饭这一说的,所以藏私完全是不存在的。 柴绍详细的和那些世家子解释了他们的疑问,那就是自己的军队不行,不是大唐的府兵,所以别看这些人都是各家的私兵,看起来比府兵还要精锐但是,这些人没有府兵的配合性好,是没有办法按照兵法上面的要求来统军的。 并看什么兵书上面说的什么大军要日趋百里,那些大军都是训练好的精锐部队,而且配合之间相当的默契,可是各家的私军都有各自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私兵也都是各有特色的,但拿出来也都是精锐,但是都是精锐,并不代表他们的配合一定好,他需要时间将这些部队进行磨合,所以行军要慢,至于哨马外放三十里就是为了防止偷袭,突厥人都是骑兵,一旦行进就是来去如风,哨马外放二十里是不够的,其实三十里也是不够的,要知道大军行军日趋百里已是不易,但是骑兵行军日趋三百乃是常态。 之后就是一大串的解释。 不过即便是行军缓慢,柴绍还是在邠州堵住了突厥的先头部队,而后就派出了哨马回返长安报信。 不过能在邠州堵住突厥部队,已经比历史上好多了,要知道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