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兰夫人在临安城待了数日,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臣霁代父陈情书》
是已经身居高位的鹅湖书院学子从官家那里借出来的,兰夫人教导过他几日,有几分师生情谊在,这才能圆了念想,不负师祖所托。
兰夫人看着面前的铁画银钩,隐隐有刀戟影,她这才明白师祖的话,也深知这个孩子像她侄子一样,不,兴许会更像她的父亲。
兰夫人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临了好几天还是临不出其中韵味,最后无法只能影写一份带回来给师祖交差。
她临行前有意带着那个孩子一起回江西,只是他身体到底没好利索,他阿娘亦十分舍不得,这才作罢。
荆玉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他好喜欢这个家,喜欢爹爹娘亲大伯父,喜欢哥哥姐姐们,还喜欢院子里的大花狗小花狗,最后能带走的只有小花狗。
他悄悄问娘亲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娘亲只告诉他说快了!
他不知道快了是多快,但总归是有盼头的,他喜欢临安这个家,并不是祖母待他不好,相反的,祖母待他很好,鹅湖书院里的哥哥们也待他极好,可是不一样的。那里的哥哥姐姐们更多的是怜惜他的身世,大人们出去玩,也只会抱着她们最小的那个孩子。
江西的家里不会有人像娘亲一样会抱着他。也不像珠珠姐姐一样会送他皮影戏,给他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也不像二哥哥一样,带他海天海地的去淘气,大声说笑玩闹,舒服快活的像神仙一样。也不像大哥哥那样将他抱在怀里,给他读诗集。也不像二姐姐那样,像献宝一样给他看了好多荆山先生的画卷,都是鹅湖书院不曾有的珍品。
大哥哥说等他考中桂榜就去鹅湖书院找他,教他念书写诗,给他扎结实的蝴蝶风筝,别的孩子有的,他也会有的。他不会再羡慕任何人。
等他回了书院再多学几幅画,到时候就能画给大哥哥看了。
荆玉在依依不舍中抱着二哥给他买的小花狗跟祖母回了江西。
临安城里来给祖孙俩送行的士子数不胜数,从高官显贵到文人墨客不一而足。
可惜,谢霁终是没赶上这一年的秋试,他的身体好多了,只是还是不能久坐,娘亲说他还这么年轻,何必这样着急,以防再落什么病根,天天令他趴在床上休息。
姑祖母邀他去鹅湖书院,也不得成行,他其实是想把谢家藏书楼里的书都读完了再去的,现在五层的藏书楼他已经读完三层了,还有最后两层。
虽然今年的乡试与他无缘了,但并不妨碍他继续读书上进,就算暂时还不能进藏书楼坐着读,好在伏青每日去磨看管藏书楼的老仆,他的读书进度倒没有落下。
就在谢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名震诸邦了。
天下皆知南齐征北将军谢钊之子谢霁勇敲登闻鼓,抬棺上殿,御前陈情的故事,甚至他情急之下写的那道《臣霁代父陈情书》也广为人津津乐道,天下士子莫不好奇这幅与王羲之《兰亭集序》齐名的书法到底有多绝?
闻人凌身在河西不禁感叹:“怎么才能把谢霁拐到河西来给孤干活儿!这么好的苗子留在临安属实浪费了。”
闻人馥:“……”
兄长幼时天天念叨珠珠妹妹,珠珠妹妹的,怎么长大了又加了一号人,天天念叨怎么把谢霁拐来给他干活儿?天天谢霁谢霁的,她真的十分好奇谁是谢霁?
不过身在兀目的阿那金很不服气,为什么每次吃苦的都是他,名满天下的是谢霁,他阿那金差哪儿了?!
谢霁没赶上的乡试,远在河西兴庆府的杨昉倒赶上了,他勇夺河西兴庆府乡试第二名!
是的,没错!第二名!
杨昉哭笑不得的感慨道:“还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做功课的时候,阿霁那妖孽总比他写的好,被打击了这么多年他也认了。
好不容易挪个窝,没了名为“谢霁”的封印,他还是第二名,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千年老二。
第一名是一个叫齐天临的人,谁是齐天临?问了一圈看榜同窗谁也不知道,反□□学也没这么个人,只见身世那一栏中写着:兴庆郡王府世孙。
就因为这七个字,差点让诸学子以为今年是哑榜呢。但又一数,寒门学士中榜的并不少,而且优秀试卷贴出来的时候,齐天临的确写的高妙,众士子这才服气。转而又十分想结交这位出身高贵的解元,只是并无门路。
兴庆郡王府原是被官家派来监督河西平西王府的齐朝宗室,爵位世袭罔替,只是平西王是实权王爷,又裂土自治,兴庆郡王一无兵二无权三无财的,哪是说监视就能监视得了的,平日里把府门一关,做起了自己的闲散王爷,如今也不过是个富贵闲人罢了,也是,官家手都伸不进来的地方,宗室又能如何呢,只不过顶个监视之名,给齐室留几分颜面。
后来又跟平西王府闹出了那档子事儿,兴庆郡王府的人愈发的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是以,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