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夏至(二)
这应当是她这辈子第一次给自己做选择。
嫁到程家是她娘的选择,送去广州是程老夫人的选择,掳到日本是那些人贩子的选择……没有人问过她的意见。
“我想……留在上海。”
她并没有考虑太久,只是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留在中国是应该的,她朝着面前的两个人深深鞠了一个躬:“谢谢冈川先生,谢谢程先生。”
“好,今天下午我□□报社找秀吉君,最好能让他们提供间屋子让你住下。”冈川先生说,“学校那边的事就麻烦程先生了。”
“都是我应该做的。”程鹤清望着她笑了笑,站起身对冈川先生说:“事情已经解决,我还有别的事要处理,晚些的时候我会派人来请先生、初华和渡边君来寒舍一聚。”
“中国一行,能遇见程先生,实在是吾之所幸。”
“能认识先生这样的文豪大家,也是程某三生有幸。”
初华送程鹤清离开酒店,在酒店楼下,初华终于鼓起勇气将钢笔递了出去:“程先生,这个送给您,谢谢您一直帮我。”
程鹤清的目光在笔上落了片刻,接过了笔:“谢谢,我会好好珍藏它的,我也有东西要给你,等我从天津回来再送给你。”
“您要回天津?”
“嗯,”他顿了顿,问她:“你想回去么?”
初华怔了怔,天津,多么远又多么近的地方,是她不能回去的故乡。
她摇了摇头:“如今在上海的生活还没着落,不敢贸然回天津。”
“不回去也好,天津也不是很太平。”程鹤清伸手握了握她单薄的肩膀,说了句“早晚多穿些衣服”,转身走向了三马路外的人群中。
初华倚在酒店门前,看着他的背影慢慢走远消失,她想起了那年在天津,她跪在戏楼下好几个时辰,在那个又饿又冷的冬夜,他送自己回家后独行在雪夜中的背影。
初华第一次在心里感谢命运让他们相遇。
下午冈川先生带着她去了大阪日报社,几番商讨,又让初华当场翻译了一篇文章,最后达成了协议——初华每月按时翻译文章送来可获得两块大洋的报酬。
虽然报酬低了点,不过好在秀吉君给她提供了住处,就在离日报社不远的库房里,有一间仓库原用于囤放旧报纸,后来因为地势低易受潮便废弃了,虽然屋子又小又暗,但好歹收拾下还是能住人。
“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间屋子条件艰苦,初华小姐就当暂时的磨练,等有条件了我社会帮你安排其他的住所。”
“秀吉君,这就是你不了解初华,她的经历可比我们要丰富多了,这间屋子对她来说算不上什么磨练。”冈川先生开玩笑说。
虽然只是一间仓库改成的房子,但比她在广州时住的马棚已经好太多倍了,所以初华还是衷心感谢了二人。
“冈川先生,秀吉先生,我很喜欢这间屋子,非常感谢。”
住处和工作都解决了,现在只剩下入学的问题,程鹤清回天津的第三天,林医生来报社找到了她,说程鹤清去天津前给自己安排了工作——帮她补习英文和数学。
“我的时间有限,英文就交给我的朋友Moliy小姐,她是法国人,会英法两语,至于数学,”他从包中拿出一本《算术纲目》:“你先看看,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周末下午到这里来问我。”
说着他在书本纸上写下了一串住址。
“Moliy在复旦公学读书,我帮你约好了明日上午十点在校门口相见,这是她的照片。”林医生从钱夹中拿出一张照片放在了写着住址的纸上。
照片上是个卷发高鼻梁的外国女人,穿着热情的欧式长裙,笑容灿烂。
次日初华按时到了复旦公学的门口,却左等右等也等不到照片上的那个金色女郎出现。复旦公学离酒店甚远,她没吃早饭就出发了,眼下已经过了晌午,她饿极了又不敢离开去吃东西,只好蹲在门口,看着两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在门口摆摊卖《新青年》。
他们的书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几摞书很快就卖完了。
收摊的时候,他们也注意到了蹲在角落的初华。
大一点的男孩子走到她身边,可能见她穿的是和服,所以低下身用英语问了她一些话。
初华慌忙站起来:“我是中国人,我会中文。”
男孩子不好意思笑了笑:“我们看你在这很久了,在等人么?”
“是……”
“他还没来吗?”
“可能要一会才来。”
男孩好心提醒她:“这是复旦公学的后门,过了三点就会关门。”
“后门么……”初华当即愣在原地,“现在几点了?”
男孩看了眼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