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花之争(三)
华兹华斯有首诗这样写道: 黎明时活着是一大乐事, 无奈青年俊彦早升天国。 到达了昂布勒特斯后,乔治安娜目送着波拿巴带着一众法国高官下船,而她自己则依旧留在船上,此时放在她桌上的是一位法国版画家“尼克”的作品,这是拉克雷泰勒介绍她看的,内容记录的是“尼克”在周游世界时的见闻,其中他在广州呆了10个月,差点回不来了。 一开始她以为“尼克”遇到了危险,拉克雷泰勒这才将那个故事娓娓道来。 当高级传教士们用自然科学打动权贵阶级的时候,普通的传教士们却发现民众对西医更感兴趣,准确得说只要看病不要钱,蒙古大夫他们也愿意试一试的,尼克到达广州时负责接应他的就是一个在医院里工作的神甫。 一开始他也和普通的游客一样到处写生,记录下在广州看到的点点滴滴,比如挂满了晾晒衣物的街道,酒馆里喝酒骂人的酒客,还有带着枷锁示众的犯人。直到有天那位神甫的助手忽然跑到尼克的房间来,叫他去会客厅,在那里他遇到了十三行的行商。 尼克与这个行商有过生意往来,然后这个行商就递给了尼克一封信,里面用中文和英文写的,大概意思是这位行商有个女儿,刚17岁,因患有重瞳,多处寻医问药仅有光感,希望能在他们这里找到救治的办法。 当时的人很容易将白内障和瞳孔浑浊弄混,意大利的安东尼奥·斯帕卡医生发明了一种眼科手术,那位神甫用同样的技术治疗了不少患有类似疾病的人,所以这位大行商才请神甫给他女儿医治。 在尼克去之前,行商已经将原委告诉了神甫,但是神甫委婉得拒绝了。 为女性看诊有很多忌讳,尤其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女子,她们平时是不用会出门的,如果神甫答应了上门看诊,那么所有的女性都会希望能享受出诊的待遇,但教会是鼓励女性从家里走出来的。行商请尼克来是想请他帮忙说服神甫,神甫依旧不同意,最后那个行商只好起身离开了。 原本尼克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第二天海关那边派了翻译过来传口讯,他是奉广州提督的命令,请神甫安排手术。 满清夺取天下后在关内十八个行省设置了总督和巡抚,一般一个省份设置巡抚,又在巡抚之上设置管理三个省不等的总督。如果巡抚和总督没有驻扎在一个城市里,那么矛盾还不突出,恰巧两江总督驻扎在南京,那里也是江苏巡抚的驻地。 为了避免矛盾,江苏巡抚转移到了苏州驻扎。广东巡抚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他只能和两广总督一起驻扎在广州,当时有个专用名词“督抚同城”,而总督与巡抚都掌握着兵权,这就意味着广州提督要被二者节制。 那个翻译告诉他们,本月12日是做手术的黄道吉日,提督会在府上恭迎两位欧洲的医生。 翻译的态度很客气,但这基本上就是通知他们到了日子必须登门,即便这么做违反了院规。 英国商人在广东遇到的麻烦还要多,他们知道贿赂,却不懂门道,就算满清已经没有明朝剥皮实草的刑罚,也会有别的惩罚,法国人很会了,于是这二位就这么去了提督府上。 提督府是一个三进宅邸,外表看起来很破旧,这又是官场的一个习惯,每一个官员在职位上就三年左右,如果他用了自己的俸禄修了房子,他自己享受不了多久就要换别的岗位,便宜的还是后来人,所以修葺府衙需要一层一层批报,要户部拨款来修,但这种事基本上都不会有回复,再说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子里看着还清廉,“火耗”本来也是明清时期用来养廉的费用。 等进了门,在一个三品顶戴的佐领带领下尼克二人来到了会客厅,里面摆的全是紫檀木的桌椅。金丝楠木是做棺材的上好材料,但那是贡品,能买到最好的木料就是紫檀了,在主座上坐着的就是满族的提督。 提督有几个妻妾,但是统共活下来的就那么一个女儿,他一见面就对神甫说了一堆恭维话,尼克听不大懂,翻译立刻给他翻译了,提督说尼克是瑞鹿庇护这个世界的,尼克连忙说提督寿比南山不老翁,提督说尼克像闪亮的金星,尼克说祝福提督兴旺发达。 客气完了说正事,因为他女儿有眼疾,他招不到上门女婿,然后提督就让一个仆人带着神甫和尼克去了他女儿的闺房。 按照礼数后院男宾是不能进的,同样女性也不能迈出这道门,因此有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俗语。 尼克一直觉得所谓的“三寸金莲”并不好看,它让女性走路的时候看起来步履蹒跚,后来他一想,满族女性是不缠足的,然后隔着水塘,透过百叶窗(竹帘)他就看到一个体态轻盈的女子走过。 当时的旗袍不是后来改良的旗袍,非常宽松,完全看不出女性婀娜的身材,但光凭那站姿